帶小朋友秋遊除了行山賞綠林,走入遠離繁囂的大澳亦是不錯的家庭活動!由今日起至周日,適逢當地舉行「探索大澳新情懷」活動,一家大細除了可參加不同主題的特備導賞團、DIY大澳鹹蛋黃,還可以等到「鹹蛋黃」日落時,一齊在河上放蓮花燈呢!
記者:張文蕙
攝影:楊錦文
模特兒:陳綺雯、陳堃、Jason、Minnie
棚屋便便何處去?
一連三日的「探索大澳新情懷」分有三個不同類型的導賞系列,包括「文化系列」、「生態系列」及「小船遊河涌系列」。採訪當天我們先參加小船遊河涌系列,讓小朋友對大澳有個初步的認識!航道一如既往是欣賞兩旁的特色河涌棚屋,陣陣涼風吹來,第一次來的細蚊Jason及Minnie對水上屋都十分好奇。而來自HKTV的藝人陳綺雯(Aki)及陳堃(Oscar)留意到居民不時向小船揮手,心情也立時輕鬆起來。原來用作興建棚屋的主要木材名叫「坤甸木」,由於近年大漲價,以致僅約200方呎的鋅鐵木屋在廿年間狂升數倍,至現時為止大澳持牌棚屋更只剩約500間。其實第一代的棚屋,主要由葵葉和船身局部搭成,後來二及三代的棚屋才用上坤甸木。在70年代前的棚屋都不太舒適,沒有電和水供應,至今才安裝冷氣。Minnie忽發奇想問居民的便便如何處理?其實棚屋沒有妥善的排污系統,村民主要將污水直接倒入河裏,你以為河水一定惡臭陣陣?非也!因為河水每隔六小時就會潮退一次,這時正好將所有污物都流出大海。
接着船隻便直駛往海中心,帶大家尋找中華白海豚。小記以前遊大澳也曾看過多條可愛海豚在海上騰躍,只是採訪當天風浪太大,船去到一半已十分搖晃必須折回,Jason雖有點被嚇怕,但笑說經歷有點像主題公園的海盜船呢!
曬鹹蛋黃兼潤魚絲
除了參加三個主要的導賞團,此活動還舉辦了「特產DIY體驗博覽」,大會將安排當地居民作親身示範,小朋友和家長可一起參與並享用製成品呢!當天我們來到居民住所學習曬鹹蛋黃,Jason、Minnie看見一個個鮮艷的橙黃色鹹蛋黃,急不及待向嬌姐請教是如何弄的?原來曬鹹蛋的過程很簡單,只要將新鮮的鴨蛋敲開放在水中,然後將過了水的蛋黃隔走蛋白,手勢必須相當輕柔,否則弄破蛋黃就失敗了!完成後將它放在早已鋪滿粗鹽的巨型筲箕上,再在蛋黃上灑上少許鹽,慢慢粗鹽就會將水份吸走,只要於太陽底下曬一至兩天,用來蒸飯或肉餅都相當美味呢!導賞員更指當時的人弄這個鹹蛋黃,主要是以其蛋白「滋潤」捕魚的魚網,使之更堅靱,至今卻令鹹蛋黃成為遊大澳手信之一。
DIY活動也包含做白豆粥,原來這是大澳傳統的健康食物,由多種有營養的豆類和白米所煮成,味道偏甜,很適合嬰孩及小朋友吃,而且也是從前漁民出海必備的食物。
學曬鹹蛋黃
等日落放蓮花燈
參加導賞團時會得到一本地圖手冊,小朋友可於大澳多個特色景點用獨特的印章蓋下印記。手冊中也配有大澳的特色景點地圖,引領大家自遊大澳,其中一個check point就是近年落成的大澳文物酒店。酒店的前身是大澳警署,外表為純白色的歐陸建築,內櫳也保留了當時的建築物料,充滿濃厚的殖民地色彩。走上酒店的斜路綠林處處,還可欣賞到當年的大炮、探射燈和看守塔。
遊大澳不能不看浪漫的日落景色,「探索大澳新情懷」活動最特別是參加者於一連三天黃昏6:30pm-8:30pm,都可於河涌棚屋河道之間放蓮花燈,花燈襯托夕陽餘暉,點點燭光美景教人目眩神迷。大澳華商會更與香港佛學研究所所長陳沛然博士及副所長何曼盈博士合作,為部份蓮花進行頌經祈福,當中收益扣除成本後,會捐贈寶蓮寺作慈善用途呢!
掃街小食
探索大澳新情懷
日期:11月22-24日
地點:大澳海濱長廊
網址: http://www.facebook.com/taioccc
交通:可在梅窩碼頭乘1號車,或到東涌市中心乘11號車。
有料放?想收料?入嚟【蘋果互動】啦!
【蘋果互動】是蘋果日報與讀者緊密互動、放料及收料的聚腳地。
http://fb.com/AppleDailyExch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