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G SPENDER:方津生 就是愛唱歌

BIG SPENDER:方津生 就是愛唱歌

方津生出生於名門望族,是抗日名將方振武的孫兒,母親方召麐是當代傑出國畫與書法大師,四叔方心讓是香港著名骨科醫生,有「康復之父」之稱。他是家中么仔,對上有七名哥哥及姐姐,從小已被兄姊推他出來唱歌娛賓,中學時與現為資深音樂人羅尚正(Ted Lo)夾band,大學時則與前任食物及衞生局局長周一嶽玩音樂,近十年轉唱難度較高的歌劇。

訪問完成後,記者於11月3日下午,到香港藝術館觀賞他表演歌劇,其姊陳方安生亦有到場支持,怎料晚上就接到四哥方順生自殺離世的消息。

記者:黃碧珊

攝影:梁志永

部份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方家共有八兄弟姊妹,於政治、商界、醫療及法律界各有所長,合稱「方氏一門八傑」,長兄方曼生是律師、長姊陳方安生曾任政務司司長、二姊陸方寧生是旅遊公司總裁、四哥方順生曾任聯合國即時傳譯部部長、五哥方桂生曾任職匯豐銀行經理、六哥方林生是旅遊公司經理、七哥方慶生任皮膚科醫生,而方津生自己是骨科醫生,曾任聖保祿醫院院長、香港大學骨科教授及醫學會會長。
小時候家住大坑道,兄弟姊妹不時到附近的虎豹別墅遊玩,方津生4歲開始,每當有生日派對或朋友到訪,就負責歌唱表演。在7、8歲時,方津生與六哥及七哥,被補習老師帶去灣仔一間坐滿數千人的教堂表演,「那時年紀小,沒有反抗能力,我們搽黑面扮黑人唱歌,兩個哥哥做和音。由於事前沒有練習,唱高音的我唱到高音時就失聲」。外表嚴肅的方津生輕鬆地說起童年往事,儘管已是約60年前的事,方津生指這些畫面記憶好深刻。

本月初,方津生與幾位醫生朋友及世姪女,在香港藝術館舉行免費音樂會,曾浩輝(後排左)特別戴了一條鋼琴鍵領帶出席。

大學時與周一嶽組band

中學及大學時代,方津生與志趣相投的同學夾band,一起參加校內及校外的歌唱表演與比賽,兩個年代各有代表作。在香港華仁書院就讀中四、五時,每次與4、5個同學一起夾band,他是主音,其他同學擔任低音結他手、鼓手、結他手及鋼琴,其中一個經常合作的就是Ted Lo,「當時他已經是彈琴天才,只有他從事音樂。我隊樂隊The Dimensions在65、66年左右奪得全港歌唱比賽冠軍」。
雖然這次是全港冠軍,但印象深刻的一次比賽要數在香港大學一年級的First Union Night,「當時住Ricci Hall,我是Ricci Hall合唱團的主席。因為Ricci Hall在很多年的First Union Night都是包尾,收到一位在美國的大師兄寄來的一封信,信上寫如果我們不是排最後就可以得到甚麼。」被人看低,年少氣盛的Ricci Hall宿生發奮圖強,結果以兩首民歌奪得第一名,吐氣揚眉的興奮足讓方津生記住一輩子。在港大讀書時,還遇上同是醫科生又愛音樂的周一嶽,並與兩位同學一起組成樂隊。
對唱歌的興趣,很快被緊湊的實習與醫務工作沖淡,只有在家庭聚會中獻唱。直至2002年任聖保祿醫院院長後,方津生再次認真地唱歌,由流行曲轉至古典的歌劇,「古典音樂每次聽也會聽出新意,唱也較難掌握,每次也不滿意,較有挑戰性」。「很多醫生對古典音樂有興趣,是配合mentality,做手術時總不會聽搖滾音樂。」那他做手術時多聽甚麼歌曲?「手術室的播音系統經常壞掉。」手術室他控制不了,在私人診所的電話等候系統,方津生就放了一堆自己練習或演出時的古典純音樂讓診所姑娘安排輪流播放。
初時方津生只聽大師演唱錄音模仿男高音技巧,但他對古典歌劇極有興趣,2003年創辦的香港歌劇院,他是創辦會員之一,醫務繁忙沒法出國欣賞大師演唱會,每次香港歌劇院的節目也會捧場偷師。2005年,跟練習歌劇30年的放射科醫生潘若芙學唱歌劇,「她知我喜歡唱歌,便邀請我出席她的唱歌派對,所有賓客唱完就算。參加過幾次後,她向我說聲底好,但技巧不對」。
其後,方津生每周都會抽半天到潘若芙居住的大嶼山,或潘若芙女兒的京士柏住所,練習唱歌劇技巧,「大家完全沒有涉及金錢,她沒有說我是她的徒弟,但我視她為師傅。不過,這兩年沒有時間定期跟她學習」。得到名師指點,方津生不時在慈善聚會中表演歌劇,如香港華仁書院、香港大學及醫學會等聚會。

方家八兄弟姊妹兒時合照,方津生是么仔站在前排中央,長姊陳方安生站在後排左二。 黑白圖片

就讀香港華仁書院時,方津生(左二)開始與同學夾band演出。 黑白圖片

方津生(左一)在港大讀書時,與寄宿St. John's College的周一嶽(右一)及兩位醫科同學,組成「四人幫」樂隊。 黑白圖片

在中學與大學時代,方津生分別組成「The Dimensions」與「四人幫」樂隊。 黑白圖片

大姊陳方安生常捧場

本月初,他又有公開表演,「香港藝術館正籌備母親的展覽廳,但展覽幾年後才完成,香港藝術館就邀請我參加它們星期日的免費音樂會」。方津生便找來幾位醫生界的資深音樂朋友──徐行悅、曾浩輝及馮家樂,與經常一起玩音樂的鄰居陳凱怡,辦了一場一小時的音樂會《歌劇情懷》。他們兩個月前就開始每星期一起練習數小時,合共表演14首古典樂曲。
音樂會當天,方津生的長姊陳方安生也有到場支持,完場後,經常捧弟弟場的陳方安生大讚:「表現得很好,他的音樂是自己下功夫練來的。」兩姊弟度過愉快的周日下午,至晚上竟接到噩耗,就是方順生跳樓身亡,方家低調處理後事。

方津生的辦公室沒有擺放與音樂有關的東西,但電話等候系統使用古典音樂。

方家長姊陳方安(中)生經常親身捧場支持弟弟方津生的表演。

方津生(右)與徐行悅合唱《The Merry Widow Waltz》時,二人在音樂過場起舞。

方津生曾與大型管弦樂隊一起表演。

【香港藝術館《歌劇情懷》表演者】

女高音 徐行悅

徐行悅是婦產科醫生,5歲開始學習鋼琴,15歲起學習聲樂,90年代中在澳洲昆士蘭大學攻讀醫科時,也在昆士蘭演藝學院學習聲樂,自此經常參與音樂演出。2005年,徐行悅開始跟隨名女高音楊羅娜學習聲樂,並以優異成績考獲倫敦聖三一音樂學院LTCL聲樂演唱文憑。

鋼琴 曾浩輝

曾浩輝畢業於香港大學醫學院,92年加入衞生署,去年底辭任自07年出任的衞生防護中心總監,期間曾參與多項世紀疫症調查,包括97年禽流感、03年沙士及09年豬流感等。在醫護界戰績彪炳的曾浩輝亦是鋼琴高手,6歲開始習琴,考獲演奏級程度,13歲已代表學校取得校際音樂節冠軍。

笛手 陳凱怡

陳凱怡是國際公關公司愛德曼的企業持續發展顧問,6歲起隨母親學習鋼琴,9歲移民加拿大後,拜多倫多著名長笛演奏家Douglas Stewart為師,15歲已考獲多倫多皇家音樂學院ARCT長笛演奏文憑,被譽為天才長笛演奏家。其後跟隨國際級長笛演奏家Amy Porter學習,並獲美國密歇根大學長笛演奏學位。

鋼琴 馮家樂

馮家樂是兒科專科醫生,自幼學習鋼琴,10歲已考獲八級鋼琴。擔任醫生之餘,也參加音樂會演出,為藝術歌曲及歌劇選曲演唱作鋼琴伴奏,近年亦參與慈善音樂會,及為職業與業餘音樂家錄音。

足本收睇《亂噏24》x張家輝;宅男女神謝安琪隆重登場!
周一至周五《亂噏24》約定你: http://bit.ly/appletalk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