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中文大學九位教師昨獲頒校長模範教學獎,其中投身教育工作37載的蔡寶琼,認為困惑可引起學生對學習的好奇心,惟心疼其在教育學院的學生,成為教師後忙得熬出病來,20多歲就有20多粒腎石,感嘆現時社會對中小學教師不夠尊重。
記者:朱雋穎
中大教育行政與政策學系副教授蔡寶琼,70年代讀預科時,已在筲箕灣嘉諾撒教夜校,成為與自己年紀相若的工廠女工的老師。在夜校的8年,她體會到教學必須全情投入,「課堂內外其實是分不開的」,認為真誠對待學生最重要,不少當年在夜校就讀的學生,今日依然是她的好朋友。
心疼教師因工作賠上健康
當年教夜校的往事,驅使她於98年統籌《晚晚6點半》一書,呈現該批女工艱苦奮進的歷程;多年的教學生涯點滴,之後又催生了《我很蠢,但我教書》一書。
人稱「寶姨」的她認為,37年來香港教學環境改變很大,慶幸自己在夜校的日子獲主事修女的信任,自由度很大,寄語今時今日的教育機構主管要有同樣胸襟。
蔡寶琼眼見其在教院的學生,畢業後成為教師就因工作繁重而賠上健康,有人20多歲就有20多粒腎石,令她十分心疼;中小學的教員室又過份擠逼,反映社會對教師不夠尊重。她指為人師者一定要培養自己的興趣,惟有豐富的人生才能成為好老師。
設計及教授多門性教育課的寶姨,遇過學生因受不了而在課堂中離席,更有學生在課程評價中罵她「中大之恥」。但她認為,這代表學生有自己的想法;反而沒好奇心、不問世事的學生最難處理。
同時獲獎、任教多門通識課程的中大哲學系助理教授吳啟超稱,「冇火嘅學生最刁鑽」,教學上要讓學生感到富挑戰性,且讓他們了解到所學的與自己人生的關係,就能引起他們的好奇心。
任教於生物醫學學院的高級講師歐澤樑則指,教學生涯中十分重視讓生活融入教學,務求令學生明白,他們將來面對的是人群,而不是病症,病人不會如教科書般清楚列明不適之處,醫學生必須常懷好奇心,未來才會成為好醫生。
足本收睇《亂噏24》x張家輝;宅男女神謝安琪隆重登場!
周一至周五《亂噏24》約定你: http://bit.ly/appletalk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