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美(493)turnround古仔,短短三個月已變成consensus call,一來係連續兩季業績都唔錯,但另一個更重要誘因,是之前估值太便宜,尤其唔少人錯過李寧(2331)同思捷(330),國美呢個timing自然更易sell。
國美第二、三季銷售增長放緩到4%,以復蘇故事來講力度唔算好強,食糊基本上是靠margin大幅改善。但呢個高margin點嚟?公司就話係靠做更多差異化產品。有朋友提醒海迪,國美產品組合,唔知點解呢兩季罕有地出現幾大變化:如利潤最低的3C產品,銷售比例由以往好平穩的6至7%,跌到𠵱家得4%;最好賺的白色家電又突然間賣多咗。
到底國美只屬短炒一轉,定真係有structural growth?觀乎公司以往季度數字「出神入化」的track record,海迪會建議喺全年業績公佈前,先離場觀察為妙。
最後囉唆啲都要講句,國美私募基金股東貝恩資本喺09年買CB,扣息後成本約1蚊左右。以一般私募基金嘅fund term約10年計,5至7年是時候要減磅套現。所有元素加埋一齊,大家可以自行拼番個古仔出來。
海迪
有料放?想收料?入嚟【蘋果互動】啦!
【蘋果互動】是蘋果日報與讀者緊密互動、放料及收料的聚腳地。
http://fb.com/AppleDailyExch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