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改革」這四個字,被一眾投機者用各種方法,過份解讀。一孩政策有點小改變,大家未搶童裝、奶粉和尿片,就先搶有關股份。
內地生育政策的問題,除了人為壓抑生育率,還有男多女少比例失衡的問題。現時內地不少男子為了增加自己的經濟吸引力,惟有努力儲蓄;甚至有人估計,內地的超高儲蓄率,跟這個基本的人口現象有關。如此說來,一孩政策改變,又會否不利內銀和內險?
內地許多農村地方,一孩政策並非嚴格執行。農村45歲以下婦女組別,生育率高達99%。要知道,婦女自然不育率,大概在一成左右。換言之,農村婦女超自然的生育率,總有些甚麼扭曲。我的估計是,可能有人借農村婦女身份超生;當然這個猜想要經過查證才確定。但恐怕要多生超生的,都已經找方法,政策放寬未必有明顯效用。
可以肯定的是,放寬生育不代表出生率的增長可以扭正現時內地的老化和人口失衡。說到底,社會的趨勢是群眾的集體習性,沒有十年八載都不可能見到一丁點轉變的眉目。其實一個13億人口的大國,一旦出現人口結構危機,難題很可能沒有解決的方法。
要舒緩老化和失衡的問題,中央政府惟有再進一步開放人口流動,至少令個別大城市有比較自然和健康的結構,創造更多的價值,然後政府再以公共政策如社保和醫療,進行再分配。更直接的推論,我相信大城市的地產,剛性需求難有退減的一天。
不過,剛性需求以外,還有投機的需求。公共政策的成效,除了是設計的問題,還有執行的問題,未必一定奏效。若然不是國家政府負擔大太,導致長期寬鬆傾向的宏觀政策錯誤,內地又怎會有接連的資產泡沫。如此一環扣一環的問題,又可以怎樣去深化改革呢?
利世民
http://www.facebook.com/AppleSimon
有料放?想收料?入嚟【蘋果互動】啦!
【蘋果互動】是蘋果日報與讀者緊密互動、放料及收料的聚腳地。
http://fb.com/AppleDailyExch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