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雲端:韓劇的啟示 - 丘亦生

金融雲端:韓劇的啟示 - 丘亦生

假如有一個全球電視業的競爭力排名,不知道香港會排第幾,但恐怕會比其他宜居城市、營商環境、經濟自由、金融中心等差得多,諷刺的是,平時對名次緊張得交關的港府,對電視業的競爭力總有點漠不關心,竟然要市民不斷點醒它,甚至要透過集體熄機罷看來表態。
最近看到《金融時報》一篇講韓劇出口的報道,指截至2011年的十年間,韓劇的出口金額增長了18倍有餘,而且再不限於日本及台灣這些早被韓風佔領的市場,而是開始行銷至東南亞、中東、東歐及拉丁美洲市場。

競爭大難hea做 着重觀眾反應

韓劇的起飛時間,並非咸豐年的事,都是這十多年的現象,但走勢凌厲,很快已取代日劇的風騷。當年一齣《藍色生死戀》攻陷東瀛,令時任首相的小泉純一郎也公開投訴,劇中主角的民望都比他高。瘋魔港人的《大長今》,獲60個國家轉播,而由歌星Rain主演的《浪漫滿屋》,更加被越南、泰國及菲律賓的電視台買下版權重拍。就算是文化迥異的中東地區,也對沒有短裙美女的古裝韓劇着迷。
秘訣是甚麼呢?是因為一個可持續的經營環境嗎?正正相反,是一個競爭異常激烈的行業,而且因為單靠本地市場,根本養不下這許多韓劇製作公司,所以才要千方百計開拓海外市場。
現時韓國三大電視台SBS、KBS及MBC,除自行拍劇外,也有外購獨立公司的製作,但合作方式多是分擔成本,而非廣告收入,意味獨立製作公司必須要倚賴賣埠,及取得商業贊助才能收支平衡進而賺取利潤。
由於競爭激烈,兼夾拍劇成本越來越高,製作公司很難hea做,而且要時刻留意觀眾的反應,甚至有編劇會因應社交媒體的觀眾評語來修改劇本,把不受歡迎的劇情或角色砍掉。

劇集成功賣埠 維持營運法門

除韓劇賣埠表現出色外,英國的電視製作出口亦甚有看頭。新版《福爾摩斯》全球熱播,真人show更被內地電視台照辦煮碗,這又是因為當地電視業有一個可持續的經營環境嗎?
你可以說,當地政府的干預較大,規定電視台必須購買一定比例的獨立製作,但這些製作公司單靠本地市場一樣難以支撐,成功賣埠才是維持營運的法門。政府的政策,若果與鼓勵行業的競爭及活力背道而馳的話,只會弄巧反拙。
香港的電視業,也曾經有打世界波的時刻,但這些年來不進則退,不斷降班,到現在死守本地聯賽,還要得兩隊波,對手仲要甩皮甩骨,你情願故步自封坐井觀天,卻又怨市場太小。
看着這齣上演中的《香港創意工廠的式微》,雖然叫人落寞,卻又理所當然。

丘亦生
金融中心fan page:
http://www.facebook.com/hkfincentre

足本收睇《亂噏24》x 楊千嬅;影帝張家輝接力上陣!
周一至周五《亂噏24》約定你: http://bit.ly/appletalk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