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牆已經倒塌,長城(牆)依舊存在。在這個綿延千古的意識形態烽火臺上,執政邁向「七十古來稀」的中共,於剛剛結束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上,宣佈成立國安會。這是一個高度集權的信號,渲染出一派戰時狀態。一元化領導的「司令部」橫空出世,將為何戰?與誰戰?如何戰?引起了世界高度關注。
何謂中國語境下的國家安全?10月7日,習近平在APEC工商領導人會議上說:「中國是一個大國,絕不能在根本性問題上出現顛覆性錯誤,一旦出現就無法挽回、無法彌補」。此次三中全會公報提出設立國安會,是在「社會治理」的段落中加以敍述的,可見除了應對國際事務以外,國安會的設立更重要的是着眼於今後國內(包括香港)可能出現的不確定事件。泱泱中華大國,昔日不曾在小日本的炮火中覆滅,何以能在全球化的今天被人顛覆?對於民主憲政國家,國民安全是國家安全的核心,但從來不會有人說其國民「被顛覆」了。說穿了,中共憂慮的並非「國之將覆」,而是「權之將喪」,是用「亡國」的恐嚇掩蓋「亡黨」的恐懼。
國內學者蕭功秦最近撰文指出《中國改革陷入了五種困境》,即「威權庇護網與威權自利化形成了朋黨結構」,「利益壟斷產生貧富兩級分化」,「高額稅收造成國富民窮」,「國有病導致社會不公和公務腐敗」和「強國家—弱社會體制使社會創新能力弱化」,所述五種困境中無一不與政府的政策不公和管理失當有關。民眾的私權不保,政府的公權不公,形成最大的社會不穩定之源,而一個「自利化」的朋黨政治領導集團,其保護國家安全的真實動機,以及維護社會穩定的實際效果一定是可疑的。
習近平在三中全會上對《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的說明中,進一步指出:「網絡和信息安全牽涉到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是我們面臨的新的綜合性挑戰」。 今年以來,中央先推出「九號文件」要求「七不講」;隨後在八月的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更是發動了來勢洶洶的意識形態保衞戰,向網絡上批評黨與政府的言論「亮劍」,繼而以打擊網絡謠言為名,對網絡上的民間意見領袖封號禁言,甚至不惜以舉國之力,指使央視媒體在黃金時段羞辱一名持自由主義理念的嫖客。至此可見,「國家安全」不過是打壓政治異己、維護一黨專政的冷戰工具而已。
然而,此番冷戰,又與二次大戰後出現在美蘇之間的全面對抗不同。昔日鮮明的「共產主義」和「資本主義」的價值立場已經模糊不清。對於中共(特別是一眾貪官)而言,共產主義的魂魄猶喪,無產階級的血脈已斷,只剩下專制的軀殼在苟延殘喘,讓新老權貴利益者在這個沒有靈魂、但豐乳肥臀的軀殼上得以吮血寄生。從政治動員能力來看,中共目前甚至連北韓都不如,金正恩憑藉多年的「主體思想和先軍政治」口號一呼百應,令習近平空洞的「中國夢」相形見絀。如果說,冷戰仍在中國繼續,那麽戰爭的目的不再是為了「解放全人類」的烏托邦理想,而不過是要「保住權與貴」的世俗格局。
習執政一年,世界在不斷領略他「說不」的政治理念。他辯稱改革開放前後兩個三十年不能相互否定,讓人們質疑,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陳詞濫調後面,習近平究竟想肯定甚麽?沒有價值理念的凝聚,真正的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何以能夠維持?阻擾公民意識發育壯大和社會組織自主穩定機制的形成,又怎能改變目前中央下巡不斷、而民眾上訪不絕,社會成本耗費巨大,卻難以維穩的局面?昔日蘇東的鐵幕未能保住眾多獨裁者的統治,如今中共的政治黑箱也不會成為權貴聯盟的保護傘。最後的冷戰誰勝誰負,世界將作出公正的回答。
沈舟
自由撰稿人
足本收睇《亂噏24》x 楊千嬅;影帝張家輝接力上陣!
周一至周五《亂噏24》約定你: http://bit.ly/appletalk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