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們嚐過小菜中的鹹燒白和甜燒白,追溯其出處,是巴蜀鄉土氣息濃厚的農家筵席:「三蒸九扣」菜。甜燒白是肥豬肉甜吃之菜式,出自三國時代軍旅。在《壹》仔專欄詳述,不贅。很有趣,忽聯想到「三貞九烈」,意義完全不同,只是音近而已。
「三蒸九扣」以清蒸燒燴為主,都是豬雞鴨,配搭土產菜蔬腌漬。三九之數並無規限,亦非指定某些菜式。
「三貞九烈」出自元代無名氏作品:「他元來是九烈三貞賢達婦,兀的個老人家尚然道出嫁從夫。」封建社會用來讚譽(其實是規範和施壓)婦女,守貞剛烈,寧死不事二夫,從一而終,表現得堅強的烈女,還獲贈一光宗耀祖的「貞節牌坊」。三、九是個概括的量詞,並非具體指三樣九樣。
現今哪有三貞九烈的女人?因為男人窩囊,不值得;也因為時移世易,這已非褒詞,反喻再無更好去處。
──「三貞九烈」只適合形容一批政客政棍。真奇怪,江湖歷練老狐狸,一把年紀了,仍然無法獨立思考,沒有自主能力,即使是非黑白心知肚明,一旦阿爺吹雞主子下令,他們便吮癰舐痔迎合上意,矢志不渝。如此愚忠節烈,歎為觀止。
有料放?想收料?入嚟【蘋果互動】啦!
【蘋果互動】是蘋果日報與讀者緊密互動、放料及收料的聚腳地。
http://fb.com/AppleDailyExch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