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後,經歷社會從無到有,因此面對絕望的香港,他們依然看見未來。
徐錦熹,面對沒有參觀畫廊文化的香港,不但甘願放棄銀行家的高薪厚職開畫廊,明天,更舉辦首個畫廊周,為的是追趕走慢了的時光,推廣香港畫廊文化。
10歲學水墨畫不成,16歲開油畫個展,支持她習畫的母親卻病逝,她的人生注定從絕望中走出來。她說:「做自己熱愛的事情,過程已勝過一切。享受,是我母親給我最好的遺物。」
記者:陳芷慧
攝影:潘志恆
香港藝術市場由拍賣會主導,畫廊文化不成氣候。早前國際著名藝術家Marc Quinn到中環White Cube,結果傳媒只是發問兩條問題,場面令人尷尬。港英政府疏於建立有系統的藝術、博物館文化,令今天香港人要從零開始,得追趕錯失了的時光。誰又願意做先鋒?有,她是香港畫廊協會主席、本土畫廊Galerie Ora-Ora總裁徐錦熹。「一年前,我建議本土畫廊成立協會,所辦的活動,就是一間畫廊力量不足辦到的事情。」徐說。明天起,香港畫廊協會將舉辦首個香港畫廊周。是次藝壇盛事,將會有藝術巴士活動、畫廊導賞,還邀請到藝術長沙譚國斌來港主持收藏家早餐聚會,更令人期待的是可以參觀藝術大師方力鈞的工作室。相比紐約、北京、柏林參觀畫廊的文化,香港仍處於小眾市場,參觀畫廊文化未融入我們的生活,除歸咎於港英政府,也因香港缺乏體驗式的畫廊。「我當然希望可有個200人參與的畫廊展覽,雖然暫時辦不到,但我腦裏經常參考銀座或倫敦的小畫廊,他們辦得出色,我們一樣可以。」另一個疑問:香港國際畫廊是否控制整個香港藝術市場,以致本土畫廊被外國傳媒批評乏善足陳?「香港根本沒市場,國際畫廊可控制甚麼?事實上,國際畫廊反而幫助香港開拓畫廊文化。多少人參觀White Cube後會買藝術品?他們想收藏藝術品的話,自然會到本土畫廊。」她強調,香港畫廊面對最大問題不是租金,而是學術界開始討論:究竟畫廊的角色是否可有可無?
愛看進步歷程
徐錦熹放棄高薪厚職,毅然辦畫廊,是06年的事。那時,她跟MBA課程老師談起:「我想開畫廊,如何才會贏?」對方答:「想贏乜?錢?如果想賺錢,取決於經營模式,但當做一些自己熱愛的事,過程中已經贏了。」因這句話,她決心開畫廊。
甫進Ora-Ora在葵涌的工作室,周俊輝的畫作映入眼簾,上面寫着:「做人,一就是要,一就是不要。」徐:「收藏這畫是有故事的。以前做銀行工作,重大決定都是大家討論而定,銀行也沒有道歉文化。開畫廊後,原來很多事要你決斷。起初因為我一個錯誤,令客人損失。經傳道人提醒,我立刻致電對方道歉。我把這畫掛在門前,就是要每天提醒自己要果斷。」一間成功的畫廊,取決於經營者的眼光及經營方式。「眼光方面,看多就懂。一件有藝術價值的作品,在供不應求的經濟原則下,一定會升值。我曾經發掘一位畫家叫郝量,其畫作起初定價三十萬,最後二百多萬賣出。至於合作形式,我會選擇跟藝術家簽約。我除了欣賞他們的畫作,還會從性格方面探討。按道理,一個二十歲的年輕勤力藝術家,每年都會進步。到四十歲,人生閱歷更多,作品不會比從前差。我喜歡收藏一位藝術家的作品,看到他們整個進步的歷程。」她笑言,辦畫廊風險不大,最大的風險是藝術家放棄藝術。「有一位四川美術學院畢業的藝術家,有一段很長時間失蹤,後來他告之,因為家裏屋頂破爛了,他需要其他工作維生。」而她也不斷革新自己。早年於雜誌撰寫藝評,訪問艾未未等藝術家。「作為一個藝術畫廊的老闆,藝評要有深度,但我自覺寫得不好,於是找北京美術學院的老師學習,考取文憑,加上藝術家們替我找來很多好書,結果我這加拿大留學生,寫了一篇《天人合一如何影響中國藝術》的評論。我為自己感到驕傲。」
老師:你沒用的
為徐錦熹驕傲的該還有她母親。「3歲時母親便讓我學畫畫,小學四年級開始學習水墨畫,但我實在畫不到當中神髓,結果老師當眾破口大罵:「你沒用的,去畫油畫啦!」結果,她決心畫好油畫,16歲還開個展。不過這年,母親病逝。學者爸爸不容錦熹修藝術。畢業後,她才日間在銀行工作,晚上修讀藝術課程。如果16歲那年,母親沒因癌症過世,她走的路可能截然不同。至少,她童年畫作不會被父親扔掉,母親還會鼓勵她修讀藝術,今天她可能是位藝術家。如果不是因為走不出心中困境,她不會修讀心理學。不是因為父親,她不會修讀經濟;沒有當銀行家,今天又未必會走上藝術經濟這條路,不會有Ora-Ora。「沒有一個偶然是偶然。在水墨畫中,貌似偶然的筆觸,都是精心設計。」這句說話,同樣能套用在徐錦熹生命中。「給畫廊命名Ora-Ora,只是想有個如Coca Cola般響亮的名字。後來,有人告之,Ora在拉丁文中解作祈禱。」或許你會認為這是個偶然,但我、她都相信,看似偶然的東西,都是冥冥之中自有主宰。母親教懂徐錦熹要享受,她說:「母親給我最大影響,是她的教育方法,令我懂得享受。我跟爸爸一樣,擔心小孩會當藝術家,難以餬口。我辦這個畫廊周,原因之一便是強迫自己除去這種想法。」
Galerie Ora-Ora
地址:中環善慶街7號地下
香港畫廊周
日期:11月20日至28日
網址: http://www.hk-aga.org/
部份重點活動
11月22日(6pm-10pm)及11月23日(10am-5pm):巴士接載市民參觀不同畫廊展覽
11月25日:參觀中國著名畫家方力鈞工作室
有料放?想收料?入嚟【蘋果互動】啦!
【蘋果互動】是蘋果日報與讀者緊密互動、放料及收料的聚腳地。
http://fb.com/AppleDailyExch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