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出生時胸部有凹陷,隨着成長越見嚴重,或是患上「漏斗胸」。漏斗胸即胸骨下陷,嚴重可令心臟移位,患者會胸痛及肺功能轉弱,需以手術矯正。屯門醫院引入漏斗胸微創矯正手術,在病者兩邊肋骨開小孔,放入U形鈦金屬棒,再以儀器將胸骨頂起。近期更從韓國引入專門內視鏡,有助預防心包膜受傷。
記者:嚴敏慧
屯門醫院心胸肺外科專科顧問醫生湯健海表示,漏斗胸為最常見的先天性胸骨畸形,全球發病率約一萬人中有八至十人,男性佔多數,以此推算單是新界西已有880至1,100名患者。最常見是第四及五條肋骨異常,成因不明,35%屬家族遺傳。
他表示,漏斗胸通常沒有症狀,但當凹陷嚴重,可壓着心肺致心口痛,亦影響肺功能。心口凹陷亦影響外觀,病人自尊受損,「上體育堂換衫會俾人笑,去游水要除衫都唔敢」。
傳統漏斗胸手術要開腔切骨進行矯正,惟傷口較大,康復期較長,醫學界早前引入微創漏斗胸矯正手術,利用胸腔鏡導引,把U形金屬棒穿到肋骨下,並以儀器輔助將金屬棒翻轉,頂起凹陷的胸骨。手術僅需半小時至一小時,較傳統四小時大為縮短,病人流血量亦大減。矯正後的胸骨會根據金屬棒形狀生長,約三年後金屬棒可取出。
不過,要將金屬棒穿在肋骨下,以往全靠醫生經驗,稍一不慎可弄傷心包膜,甚至刺傷心臟。屯門醫院從韓國引入微創漏斗胸矯正手術專用的內視鏡,湯健海表示,新的內視鏡設於「穿肋骨」儀器的前端,在過程中有帶路作用,讓醫生避開心包膜等,加強手術安全。
基金資助10童做手術
湯健海稱,新手術只適合兒童,因他們胸骨較軟可以矯正,而病人亦需要自費,消耗品支出需1.6萬元,能負擔的家長不多,過去該院每年只進行四至五宗手術,今年獲善心醫療基金資助,預計可為十名兒童進行手術。8歲的軒仔為受惠者之一,他升小學時發現胸部明顯凹陷,更出現氣促,不能上體育堂,同學經常以此開玩笑。直至今年暑假,他接受手術,除可挺起胸膛,氣促亦消失,性格也變得開朗。
足本收睇《亂噏24》x 楊千嬅;影帝張家輝接力上陣!
周一至周五《亂噏24》約定你: http://bit.ly/appletalk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