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論︰放逐名嘴 放生狼英 - 盧峯

蘋論︰
放逐名嘴 放生狼英 - 盧峯

上星期五,商業電台行政總裁陳志雲先生突然宣佈一系列節目及人事調動,其中最矚目的是把向來敢於批評梁振英及特區政府漏弊的名嘴李慧玲調離早上王牌phone in節目「在晴朗的一天出發」,改為主持黃昏的議事phone in節目「左右大局」。而「晴朗」的主持則由陳志雲頂上。他在記者會上解釋,有關調動是正常安排,並不是要取悅政府,也不是為了令商台順利續牌。陳志雲又說,現在香港處於大是大非年代,面對很多挑戰,因此要加入資源,增加議政能力。他拍板決定調走李慧玲,由自己取代正是基於這個原因。
電台熱門phone in節目是香港政治生態的重要部份,也是言論自由及多元的寒暑表。每一回這些熱門phone in節目有變動又或是名嘴封咪都引起公眾高度關注,擔心言論空間收窄,憂慮電台因政治、商業利益被「河蟹」(和諧),不敢再為市民發聲。過往鄭經翰、黃毓民、吳志森、李鵬飛等名嘴受壓封咪而離開原來崗位都引發激烈爭議,今次李慧玲突然被調離「晴朗」令市民有這樣那樣的疑慮實在正常不過;畢竟敢於在大氣電波批評梁振英政府倒行逆施的節目及主持人已買少見少。更重要的是,商台「放逐」李慧玲的理據不是疑點重重就是完全站不住腳。
首先,陳先生說現時香港處於大是大非年代,需要提高議政能力及質素,所以要調走李慧玲由自己親自上陣。可惜,陳志雲先生既不是資深新聞工作者,也從來沒試過站在最前線了解民情,議政論政,跟李小姐超過四分一世紀的新聞工作經驗、時事評論經驗相比實在大有不如,由他來接替「晴朗」主持人一職實在不可能說可以提高議政能力及質素。
此外,意見清晰,立場鮮明是當前phone in節目主持人的重要條件,也是phone in節目能吸引萬千聽眾的原因。若果主持人態度模糊、意見和稀泥,聽眾固然感到乏味,議題的討論也很容易像「水過鴨背」那樣輕輕帶過,難有火花。李慧玲小姐的風格及立場未必人人認同,甚至可能有人不滿,但聽眾至少明白她的思路,了解她的質疑及批評,並因此激發正反意見激盪交鋒。陳志雲先生長期擔任多家廣播機構高層,說話彬彬有禮,態度親切,可誰也不知道他的政治取向,不知道他在社會事務上的立場,更不知他對熱門時事議題有多了解;大家只知道他不時吐出一些金句如「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可惜,金句代替不了觀點,模稜兩可的說話取代不了立場,陳先生的風格大有可能令討論難以聚焦,難有清晰看法,到頭來令聽眾及市民失去興趣,無形中令phone in節目被廢武功。
另一方面,商台放逐李小姐的決定也來得突然及充滿疑點。近期不斷有消息傳出梁振英及特區政府視李小姐為眼中釘,認為她令特區政府施政出現障礙。在這樣的敏感時刻,商台作為市民的喉舌,作為替市民發聲的電台更有必要頂住壓力,更有必要撐住李小姐之類的敢言名嘴,好讓政府及發放這類消息的人知道,施壓要電台換人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可行的。誰知商台竟然自亂陣腳,自毀長城,主動放逐敢言的名嘴以平息政府的不滿。這樣做不但會令當權者更肆無忌憚向傳媒及新聞工作者施壓,更可能會產生「寒蟬效應」,促使其他主持人、新聞工作者、評論人自我審查,不敢再開罪政府及權貴。
陳志雲先生說得沒錯,當前香港處於大是大非的年代,面對很多重大挑戰。但正因為這是大是大非的年代,香港更需要敢言的phone in節目主持人,香港更需要敢於講真話挑戰特首、高官、權貴的主持人,香港更需要在大是大非面前不含糊的人。現在商台反道而行,放逐勇於為市民發聲的名嘴,這怎不令人為香港的言論空間擔心,怎不令人感到失望及遺憾呢?

盧峯
周一至周六刊出

有料放?想收料?入嚟【蘋果互動】啦!
【蘋果互動】是蘋果日報與讀者緊密互動、放料及收料的聚腳地。
http://fb.com/AppleDailyExch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