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唔該,我想找沙沙姑娘呀,請問她在嗎?」在7月一個平凡日子裏,我正當着下午更,聽到有人找我,心想究竟甚麼事呢?為何會有人知道我的名字呢?
進來門口的,是一位行路緩慢的男士。他在柺杖的輔助下一步一步的行入護士站,身旁還有一位面帶笑容的女士陪着他。哦!原來是他。見到他後,心裏的疑團終於解開了。他是半年前曾經因頸髓炎而入來深切治療部接受血漿過濾的病人。
四肢無力 需血漿過濾
還記得他最初進來的時候,四肢乏力,完全沒有感覺,就連呼吸都有問題。後來因為要插喉,更令他不能說話,亦需要接受五次的血漿過濾療程。
療程完結後,雖然醫護很努力,但卻始終沒有為他帶來預期的進展。他只是由四肢無力變成上肢稍為有力,而感覺亦只限於上肢部份,還因長期需要儀器幫助呼吸而要接受氣管造口手術。大家擔心他極可能要長期卧床,亦會出現併發症,例如壓瘡和肺炎等,相信那一刻沒有人會對他的病情抱有很大的希望。最後,在深切治療部留醫25天後,他轉往普通病房繼續接受治療。
半年過去,站在我面前的竟然是他,一個我從來沒想過會再站起來走路的病人。見到他我當然歡喜若狂,心裏叫喊着:「這簡直是一個奇蹟!」後來和他詳談後,得知他離開深切治療部,在普通病房住了一段時間再轉到復康醫院,其間繼續做物理治療,直至可步行才出院。
作為醫護人員,最開心、滿足莫過於看見病人能健康地出院。我亦相信病人自己的堅強意志與家人及朋友的無限支持,是他可以真正站起來的原因。
撰文:北區醫院深切治療部註冊護士杜麗珊
逢周一刊出
有料放?想收料?入嚟【蘋果互動】啦!
【蘋果互動】是蘋果日報與讀者緊密互動、放料及收料的聚腳地。
http://fb.com/AppleDailyExch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