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個夢 跳出棺材

我有一個夢 跳出棺材

輪候公屋的基層市民,都像電影中的「陳永仁」。
有調查指,香港17萬人居於「不適切居所」,劏房以下,還有籠屋、棺材房和天台屋。他們返家,就如和殭屍有個約會,誰不想跳出棺材房,活得比電影更電影。劏房熱話,圖用影像撼動觀眾心靈、喚醒政府者眾,最新有紀實攝影師秦偉的攝影集《板間人生》,講述香港基層中的基層的故事。
住屋是人權和尊嚴,政府的三年上樓承諾,「住住先」,三年後又三年,三年之後又三年,十年都嚟緊啦老細!
記者:邵超
攝影:蔡家輝、部份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被割裂的底層生活

劏房業主都是室內設計高手,閣仔是最佳例子。

秦偉遊歷過東南亞貧民區,包括菲律賓居於墓地的人,這次鏡頭下的香港貧民窟,聚焦在一個個板間房裏。邀請他出版攝影集的基督教關懷無家者協會一直服務板間房居民,籌備影集的年多來,他和太太何寶珊走訪了深水埗兩幢舊廈合共48個單位,不下百次走過一個個相似的劏房,一個大單位被劏成八至十個板間房,只有首尾房間有窗戶,人在大樓裏遷徙,逐租金而居。近日秋涼,採訪當日未能感受到板間房的悶熱,也躲過木蝨之禍,碰到的人也愛聊天,八叔拉着我聊三國群雄,阿嬌不愛執房卻愛談10元2元時裝,但我們不能把貧窮浪漫化。住在平均40呎的板間房,住的人權和尊嚴被蠶食,秦偉說:「書中不是單純探討貧窮問題,而是表現那種生活慢慢被割裂、漸漸變成孤獨生存的人的精神狀態。」板間房不再是昔日的板間房,住着的人不再以家庭為單位,而是每一個被孤立的住戶。書的排序,空鏡、人物、房間交互出現,揭頁時像在觀賞紀錄片:「攝影師一眼就看出室內色溫不對,那是舊式光管下的顏色,他們的生活環境沒有色彩,很單調。」秦偉解釋:「香港奉行新自由資本主義社會,政府不甚介入經濟政策。這批在香港80、90年代經濟好時家庭和樂的低下階層,到90年代工廠北移,因為種種原因轉型不了,又缺乏政府政策的後續支援,最終家庭破碎,孤身入住板間房。他們不知為何淪落至此,總是怨命、怨自己、怨讀書不佳,但看不到是社會洪流把他們逼至沒法向上流,跌跌跌至最底層。」何寶珊補充經濟成果是應該共享的,但政府的政策卻向地產商傾斜。

曾經發過香港夢,捱到兒子大學畢業,夫婦於板間房過小日子。

萬家燈火,裏面是千個百個板間人生。

上鎖的房間,菱格地磚的色彩是唯一的生氣。

木蝨的屍骸,在牆上畫上一幅觸目驚心的潑墨畫!

中轉房屋迷思

秦偉的影集中有張趙伯凝望窗外的照片,身患肝癌的趙伯等候多年終於上樓,入住新居後兩周不治,「死都要搬上樓」是基層的夢。中轉屋的居民,也在等。中轉房屋的前身是臨時房屋區,政府於90年代開始陸續清拆兩層高木結構的臨屋區,其後受清拆、天災或其他原因影響但未符合入住公共屋邨資格的人,便獲房署安排入住中轉屋,等候上樓,房署發現不少劏房戶其實是中轉屋居民,比方朗邊中轉房,1至4人家庭人均樓面面積約為5.67平方米至14.56平方米,租金才348元至691元,比起香港社區組織協會(SOCO)最新調查報告,不適切居所的租金中位數1,500元便宜得多,緣何霸佔資源?公屋聯會主席王坤解畫:「工作機會都在市區,但中轉房屋都建在元朗、屯門等偏遠地區,為工作租劏房,但同時不能放棄中轉房屋,否則上樓無望。」
九月房屋署宣佈清拆朗邊中轉房屋,將調遷部份居民到公屋寶田邨,寶田邨單位的租金維持在中轉屋暫准證費的水平,每月租金為334元至1,148元不等,比同區公屋單位租金便宜約5%,新租約除獲一般十四天裝修免租期外,更可多獲一個月額外免租期,但不少居民因該邨的蚊型廁所而放棄,爭取原區或市區上樓。

寶田邨互助委員會主席涂逢春:我不認為住寶田邨失禮,這裏空氣好,又方便。

鬧足十三年的寶田邨經典細廁,二呎乘三呎,肥人轉身亦困難。

寶田邨有商場街市、學校,邨口就是輕鐵站,新市鎮配套足,缺的是工作機會。

窮一生在等

一個廁所,現有居民與房署愛恨交纏10年,緣自04年政府先將寶田中轉屋其中六座改為公屋出租,但內櫳卻無改變,坤叔說:「房署聲稱最快三年上樓,每個申請者有三個冧巴(揀屋機會),名義上你可以揀,但寶田中轉屋升呢扮公屋,你拒絕就浪費一個冧巴!」有數字為證,23萬輪候家庭,每年興建量加翻新單位合共22,000個,根本無可能三年上樓。坤叔指政府並非按市民需要去作出供應,他亦同樣希望朗邊中轉房屋不要清拆。而洪水橋 / 朗邊社區發展計劃督導主任黃姑娘則認為政府不應盲搶地,應該正視資源錯配問題。明愛在年中時向政府提交建議書,在長期閒置用地,例如啟德舊機場和西九文化區,興建中轉屋舒緩住屋問題,讓輪候公屋的人不用捱劏房貴租:「很多公屋申請人寧願住劏房,也拒絕入住中轉房屋,其實那些人原來就住在市區,當然不願入住;事實上元朗區劏房戶已經可以填滿中轉屋的剩餘單位。」政府天變地變資源錯配不變,每月新增的4,000個公屋申請戶,將又成新的「陳永仁」!

王坤:政府很多政策只是透過玩數字遊戲去達標,本末倒置。

黃姑娘:區區有中轉屋,才可讓輪候公屋的人節省租金。

中轉屋的共通走廊,是小朋友及鄰居社交場所,很有七層大廈感覺。

每座長形大樓前後均有共通走廊,作為上下樓的通道,也形成地下天井空間。

有料放?想收料?入嚟【蘋果互動】啦!
【蘋果互動】是蘋果日報與讀者緊密互動、放料及收料的聚腳地。
http://fb.com/AppleDailyExch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