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是案件重演,相同橋段,只是換了角色名字,又一個烽煙主持煙消雲散。
還是有未瞓醒的朋友會說,她不過是調節目,她以前不也是做黃昏時間嗎?
又或者說,一向不滿意她的主持風格霸道死chur一言堂等等等等,所以認同調任云云。
只能說,你們繼續瞓吧,重點不是她是否人見人愛也不是她調任的地方有無發揮空間,而是,在最黃金最有影響力的時段,從此少了一個麻煩製造者。
烽煙所以為烽煙,便是那股嗆人刺鼻的硝煙,那烽火傳千里示警傳軍的作用,過去那些消失了的烽煙主持,都扮演這樣的角色。那些名嘴從來不是最討人歡喜的角色,因為他們的使命就是拆穿騙局,對搽抹厚粉的政權說聲「醜八怪」,他們的共通點是較刻薄,總是找政府麻煩。但如果對騙子仁慈,是否便是對人民殘忍?
香港已經發展出成熟的政治消音方式,不會殺人滅口,只會把你從最受注目的地方移走,就像群眾一樣可以抗議示威,但麻煩你去五個街口以外的偏僻小徑。幾多烽煙主持被趕離原有的大眾傳播地盤,只能在非主流媒介發聲,人未死,卻已不能對當權者造成麻煩。
消音名單只會繼續,你今天以為自己言論溫和,便一定可以善終,卻不知道沒有了最激烈的先烈,你的溫和也就變成了當下最激,下一個便會輪到你。今天許多的倖存節目主持人,千萬不要誤判形勢,以為只要保持中立,便能長治久安,沒有其他人的偏頗,你的客觀持平,便成了最礙眼的絆腳石。掃把除時出現,屆時隨便找個理由調動,社會欲求無從。
傳媒監察的言論再尖銳,其實力量很微弱,既無法令厚顏的官員下台,也無法阻止自己下台。
有料放?想收料?入嚟【蘋果互動】啦!
【蘋果互動】是蘋果日報與讀者緊密互動、放料及收料的聚腳地。
http://fb.com/AppleDailyExch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