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燕過後數天,Google公開了菲律賓重災區獨魯萬市的衞星圖片。海岸線後,原來花花綠綠的漁村夷為灰暗平地;剛秋收的良田頓成沼澤,無以復耕。我們都透過太空裏的衞星,冷眼旁觀,驚嘆風暴潮的威力,在離地幾萬呎的空中側耳細聽,無從聽到敗瓦下微弱的呼聲。
誠然,不少香港人的核心價值之一,是「顧掂自己先」。此刻我們社會一片混亂:政府施政無能,一國兩制瀕危,中港矛盾趨烈,生活質素下降,貧富懸殊日增。還有:三年菲律賓人質事件之怨未解。上星期還在數算給馬尼拉政府制裁期限,這個星期要為菲律賓施援?很多人的頭腦還未能轉過來。更有甚者,身邊耳語:「菲律賓人抵死!」讓我倒抽一口涼氣,非為災情,而是昔日熱心、救急扶危的香港人,仿若一個接一個離我而去。
BBC的現場報道,兄弟合力埋葬姊妹,子女抬起椰子樹擁抱母親屍首,如果你願意看, 悲慟之情穿透種族、仇恨。鏡頭前的太太說,我只需要一件衣服;也有抱着嬰兒的年輕媽媽,透過鏡頭報平安:「媽媽我們沒有死,請救救我們。」雖然我是男人,雖然我是香港人,我也願意當她的媽媽,願意盡綿力解救危難中的小孩。即使我只有有限的金錢,和一支筆。
CNN名記者Anderson Cooper在災後的獨魯萬說,沒有看到任何政府的救援計劃,到底誰來負責?這裏是他多年採訪災難經驗中,最令人沮喪的情景。美聯社、BBC的記者都一同指責,阿奎諾政府救災不力,連基本的物資供應都欠奉,災民只能依靠非政府組織NGO的人道救援和菲律賓人民的自發幫助。所謂總統,阿奎諾三世在救援會議途中離席,在災民抗議中反唇相譏:「你沒有死,對不對?」在電視訪問厚顏辯護保存面子。看到這裏,香港人都理應明白,我們和菲律賓人民其實是一道,都是受無能無良政府壓迫的一群。我們的所謂領袖都一樣,只會在關鍵時候以笑遮醜,是披着語言偽裝的變色龍。
雖然海燕的風暴潮是世紀最強,所到之處必然帶來傷亡,但今次的傷亡數字實在太誇張。每年有超過二十個颱風吹襲菲律賓,死傷已成慣例,為何多年來在預警和救援都毫無寸進?第一大原因相信是長期貧窮。菲律賓人均生產總值,在世界排名165(美國CIA 2012年數字),位列非洲剛果共和國之後。經濟困難,沿海地區雖然每受威脅,卻沒有資源建造防風功能的民房。災區民居很多是木板石塊搭建,即使水泥建築都只算廉價的鬆散結構,在颶風面前猶如螳臂當車。另外地區沒有資源做好交通基建,道路落後,碼頭機場不修,風災後不要說外來的救援組織,連軍警都要花長時間進入災區,令救災難上加難。有人將菲律賓的救災工作,比較2011年日本福島地震:兩日內十萬自衞隊進入災區,迅速撤離大量災民,轉眼間物資透過海陸空三路送到。其實兩者不能比較,基本的經濟實力的差距太大。
阿奎諾三世是如何贏得總統寶座?其中一個口號是「沒有貪污,就沒有貧窮」。上任三年,語言偽術把國民害得雞毛鴨血。在亞洲經濟體中,菲律賓位列「最貪腐國家」,其中最具爭議,是國會設有「優先發展援助基金」。基金每年撥款數百萬美元,名義上用來協助地區投資急切的基建,卻成為政客的肥豬肉,百姓戲稱之為「豬肉桶基金」(Pork Barrel)。政府透過輸送撥款到有問題的NGO,分給政客中飽私囊,同時政治分贓,鞏固政治權力。阿奎諾上任前涉嫌收受肥豬肉,上任後也堅拒取消基金撥款,八月引發了六萬人示威,黑客也因此入侵政府網站抗議,相信風災會引發新一輪的抗議潮。民間不少聲音慨嘆,如果基金能投放在風暴海嘯預警建設,則風暴潮來臨前,民眾可以及時疏散:「他們不是死於風暴,而是死於貪污腐敗。」
當然,我們都害怕捐款振災會落入貪官口袋,然而菲律賓的情形和中國內地有所不同。菲律賓政府組織鬆散,沒有像中國嚴控外來NGO工作,所以無國界醫生、紅十字會、宣明會等組織得以直接進入災區,拯救危難中的孤苦。再次請大家把款項捐給你信賴的NGO,功德無量。
Profile:
前新聞記者、主播,動物NGO工作者。現為自由傳媒人兼「另類生態學家」,透視傳媒生態、動物生態、社會生態。《反智動物》討論最高智商靈長類動物之種種反智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