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土廣告 - 陳曉蕾

出土廣告 - 陳曉蕾

偶然找到大叠舊的《讀者文摘》,那些廣告可真令人難以置信,手錶的廣告居然大字標題:「首創的一只,所需的最後一只。」
內文細字:「第一只利用人體運動發電儲能的石英自動手錶,不需電池,準確無誤,信賴可靠,注重環保。」可用一世的手錶?這是甚麼年代的價值觀?是一九九五年六月號的雜誌,當時《讀者文摘》中文版還是香港編輯的。
不過十多年前,汽車的廣告是「堪稱最踏實可靠的轎車」、介紹新款電腦是「您不得不讚嘆它真是一部物超所值的環保綠色個人電腦。」耐用,可靠,經得起時間考驗,這是當年最能吸引顧客的品質,「環保」的意思很簡單,就是不浪費,所以重要。
某品牌汽車的宣傳是「永不過時,永不言舊」,一九九六年二月號的廣告寫得很「真摰」:「今生今世,相伴相守。真愛本該如此,像一對新人的海誓山盟,XX轎車與其車主也有不言而喻的承諾;一生一世相伴相守。」附加一段文章,寫這汽車公司每天如何抽樣檢查、如何把車送去美國的死亡谷、冰島、肯雅去接受極端氣候測試……
一九九七年三月的廣告更令人感動,不禁原文抄錄下來:
「試想想,若有成千上百萬公升的油漆溶劑被倒入水道與海洋中,我們的生態環境將面臨何等嚴重的破壞?為了環保,XX堅持全面採用水基漆料。
我們更大幅度減少製造一部車子的用水量,從原來的22立方米降至區區4立方米。此外,一旦車廠內的供水系統以閉合式回路操作,我們甚至能不浪費一滴水!
這一切清楚說明了我們的信念:製造一部車子所需考慮的因素,不再只限於駕駛者,而是包括了整個地球。這也就是為何我們的冷氣系統完全不含有害的氯氟烴,而且每一部XX,可供再循環的部份高達85%。
盡管這些數字令人雀躍,我們仍然努力不懈地尋求更好的環保方法。您擁有一部XX,當然也就等於為環保獻出一份心和力。
讓我們一齊坐享更美好的世界!」

號稱最後一只需要買的手錶:「人體運動發電儲能的石英自動手錶。」

用「踏實可靠」形容一輛汽車,真是久違了的用詞及價值觀!

同期的《讀者文摘》編輯部揚言每天世界各地的研究員打出九百個電話去核實內容,何不包括這些廣告?
可是,那也是科技產品越出越多的年代,人們開始追求新款:傳呼機的廣告,圖片是成排衛星發射:「XXX科技監聽宇宙天域」,非常犀利。某HiFi好high,不停播唱,原來是可以連續兩面放卡式錄音帶!還有大量自動相機和菲林的廣告,今天看來,產品已可收進博物館。
電腦開始進入生活,一九九六年九月號的文章包括:「網上會診──清華大學女生中毒垂危,她的朋友經由國際網絡發出求救信號。」人們上網,不再受地域限制,同一期雜誌也登出一則笑話,某牌子電腦求助中心收到的電話:一對夫婦投訴,電腦叫他們「取出磁碟,然後按任何鈕鍵」,但他們找不到那個「任何鈕鍵」。
一個剛買了手提電腦的顧客查詢「冬眠」的省電功能,問:「這個冬眠設計在春夏兩季也發生作用嗎?」
有個女士打電話求助說,她的磁碟是13.35厘米,但她的電腦上的磁碟驅動器只有8.9厘米。技師叫她改用小的磁碟,或者換一個驅動器。這女士後來又打電話來,說驅動器有雜音──她用剪刀把磁碟剪小!

多得唱碟和卡式帶可以兩面連續播放,才可舉行「音樂馬拉松盛會」。

廣告內文說:「GRUNDIG絕不會製造對環境不利的產品。」

難怪當時有電腦公司的廣告是這樣的:「提高生產力基本法,原理必須實用簡單;大腦結構複雜精密,但根據科學家估計,人類平均運用少於八分一的大腦功能;又管理學分析家指出,雖然現今電腦發展五花八門,可惜僱員常用的功能卻不足五分之一,結果是,大量花費金錢,稀有功能卻形同虛設。XX設計的電腦及電訊系統,永遠以簡單為基礎,實用為依歸……」如果由這公司設計人腦,也許會把大腦功能減少八分七。
一則讓人深刻的廣告:「到了公元二零零一年,我們仍然可以為您在一九九三年買的GRUNDIG更換零件。」GRUNDIG是三十年代成立的德國公司,是歐洲第一間公司生產收音機和電視機,八十、九十年代面對日本產品強大的挑戰,仍然承諾為每一種電視機款收存零件八年,就算那機款停產也不會沒有零件更換。
這廣告也許是真的,只是在二零零三年,GRUNDIG破產了。

Profile:

資深記者,著作包括《剩食》、《有米》、《死在香港》等,相信垃圾都是放錯位置的資源。

足本收睇《亂噏24》x 楊千嬅;影帝張家輝接力上陣!
周一至周五《亂噏24》約定你: http://bit.ly/appletalk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