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營飲食:每天都要吃三文魚? - 黃蘊芝

有營飲食:每天都要吃三文魚? - 黃蘊芝

幼兒成長初期是腦部及視力發育的關鍵時期,這與膳食中的必須脂肪酸息息相關。奧米加三Omega-3不飽和脂肪酸(Omega-3 Fatty Acids),包括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主要從食物中攝取,在人體內發揮重要角色。當中DHA對寶寶發育尤其重要,是寶寶腦部和視覺細胞的重要成份之一,當從食物攝取DHA,或當身體將EPA轉化成為DHA後,能有助寶寶智力和視力的發展。
由於人體不能自行製造奧米加三脂肪酸,所以不少媽媽會將含豐富DHA成份的深海魚如吞拿魚、三文魚及沙甸魚等加入寶寶的固體食物內,以期促進腦部和視力發展。根據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FDA)建議,小孩、孕婦及哺乳婦女每星期食用8-12安士海鮮類包括深海魚、蝦等,以攝取足夠的奧米加三脂肪酸。然而現今海水受到重金屬──水銀污染,而水銀又會沿着食物鏈從小魚傳遞到深海魚,導致深海魚身體積存大量水銀,而且不會因清洗及烹調過程而被消除或減少,因此當我們進食深海魚時會同時攝入魚中的水銀,令其在血液的水平更形濃縮。由於水銀難於排出體外,並會在體內積累,最後有可能會嚴重影響神經系統,所以在選擇魚類時不宜選擇體形太大、蘊含較高量水銀的魚類。
為此,建議家長不應單單給予三文魚,最好能多選不同的魚類如紅衫魚、木棉魚、䱽魚等亦含DHA,一方面可減低水銀中毒問題,另方面不同的魚類蘊含不同營養素,可讓寶寶的營養攝取更均衡。此外,亦可以考慮選擇其他DHA含量較少,但相對風險較低的食物如蛋黃及雞肉等。
雖然DHA可促進寶寶的學習能力、記憶力、專注力及社交能力等,但讓寶寶多與外界接觸,使腦細胞得以持續成長,而智力活動亦能有效刺激腦部發展,對幼兒及兒童腦部發育同樣重要。

Profile:

IVE(柴灣)應用科學系講師、英國註冊營養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