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鐵涉利益衝突 承包商變外闖拍檔或因分享文件 令對方頻中標

港鐵涉利益衝突 承包商變外闖拍檔
或因分享文件 令對方頻中標

【本報訊】港鐵近年銳意開拓海外市場,原本受聘於港鐵的承包商,反像成了港鐵的海外「盲公竹」,關係千絲萬縷;而有關承包商的部份合約頗具爭議性,包括提出巨額索償的高鐵工程、以及廣受質疑的國產列車。有議員和民間團體質疑港鐵有利益衝突,關注會否犧牲港人利益。
記者:盧勁業 伍雅謙

與港鐵關係受質疑的,包括禮頓集團和長春軌道客車股份有限公司(長客)。禮頓集團來自澳洲,由八十年代起承接本港鐵路工程;自2009年起雙方關係有變,港鐵開拓澳洲市場時,禮頓成重要夥伴,雙方與另一澳洲公司UGL合作投得墨爾本鐵路營運專營權。現時港鐵與禮頓集團兩公司,聯同另兩公司競投悉尼西北鐵路線的營運權,並已進入最後兩強。

投標非最低價 照贏合約

有資深鐵路工程師指,港鐵在競投時,可能會將大批文件和禮頓分享;禮頓或可從中更掌握港鐵的內部運作、要求和評分標準,以致競投港鐵項目時,即使不是最低價,也能贏得合約。
無巧不成話,2010至2011年間禮頓成為競投港鐵工程的大贏家。禮頓及其聯營公司共投得港鐵六項工程合約,總值近200億元,當中最大一份是高鐵西九龍總站(北)工程,由禮頓與金門聯營投得,價值89.1億元,較標價最低的中國建築高逾12億元。目前該項工程正面臨嚴重延誤,承建商提出巨額索償。
港鐵內部也傳出質疑聲音,有負責西九總站的工程人員指:「(早前)我哋同事喺工程會議上指出施工圖則有問題;我哋上司竟然掉轉頭同我哋講,叫我哋對承建商寬容啲。」
此外,港鐵08年首次購買10輛國產列車,被視為「國產列車首次打入國際高階鐵路市場」,供應商為長春客車。其後,港鐵沒再公開招標,即兩度追加定單共12輛列車,並為南港島線訂購10輛列車。
有資深鐵路工程師質疑,追加的12輛八卡及10輛三卡列車,數量足以進行獨立招標,而且牽涉使用公帑的西港島線,港鐵有必要作出交代。
與此同時,有傳言指長客在海外市場曾為港鐵引薦。07年長客獲泰國曼谷BTS購買地鐵列車,港鐵則提供顧問服務。09年長客獲巴西里約熱內盧訂講地鐵列車,而該鐵路也聘請了港鐵為技術諮詢顧問。

議員質疑犧牲港人利益

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副主席范國威指,港鐵與禮頓及長客之間,「令人感覺佢哋有千絲萬縷嘅關係」,應公開雙方合約內容。他又強調港鐵發展海外市場無問題,但應以港人優先,不能犧牲港人利益。
民間監管公共事業聯委會發言人蔡耀昌指,有理由懷疑港鐵與承包商之間有否利益交換,並質疑港鐵會否「為咗要做海外生意」,而不起用最好的承包商;港鐵作為公營機構,部份工程又涉及公帑,應該設立外部監察制度,避免公眾利益收損。
港鐵發言人強調,所有合約招標,均公開、公平、公正,符合世貿要求,評審過程中,投標者身份會被保密;而港鐵在世界各地提供顧問服務時,均遵循有關審批程序。至於增購列車不公開招標,港鐵指08年與長客簽訂的合約附帶了添置列車的購置權,是市場慣常做法,造價與原來相若。禮頓集團則堅決否認有利益衝突,指會審慎選擇合作夥伴;而參與聯營項目時亦只會將與工程相關的資料分享予聯營夥伴。長客未有回覆查詢。

有料放?想收料?入嚟【蘋果互動】啦!
【蘋果互動】是蘋果日報與讀者緊密互動、放料及收料的聚腳地。
http://fb.com/AppleDailyExch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