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年前我第一次介紹治濕疹方法的時候基本上用的是中藥,以下是2013年11月1日讀者來信。
Ella:「我女兒今年十五歲,自小已有濕疹,當時只是輕微所以忽略,大概十歲時開始嚴重,每當轉季手上出現大片浮腫,皮膚紅得發紫。自那以後濕疹開始蔓延,十二歲時,整條頸都變成了又紅又硬的皮層,痕癢難止,用椰子油幫她按摩,可以暫時舒緩,但起不了很大的作用。後來用了苦參、百部、白鮮皮、雄黃,按照你書上所提供的份量(請參考《嚴浩秘方集》),洗了大概兩個月,一天洗兩三次。現在,頸部沒再復發。手上關節曾經小部份的出現過,特別對味精敏感。」
雄黃在香港是禁藥,既然現在有更好治濕疹的方法,可能不需要這個泡洗方了。但很感謝Ella的分享,您是一位天使!
Ella也有別的問題。
Ella:「我四十二歲,三十九歲時生了第三個孩子,當時我自己照顧小bb,一天要幫bb洗七八次、甚至十幾次屁股,沒戴手套,每天洗澡,用的都是自來水,第一個月已病倒了,現在我十個手指關節開始僵硬,甚至有點疼,感覺二十四小時都是如此。請問該如何是好?」
我想信中說的自來水是冷水的意思吧?
答:「您的手風濕,從此以後要戴手套洗碗。建議服用二妙散(收錄在《嚴浩秘方集》),同時用油拔法、椰子油,吃法參考《嚴選偏方》2,第50頁。『香港心腦保健會』有燐蝦油營養補充品,對關節炎很有效,服用椰子油的同時服用燐蝦油,根據瓶子上建議的份量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