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嘉玲訪問的看點(記者 陳沛敏) - 陳沛敏

劉嘉玲訪問的看點
(記者 陳沛敏) - 陳沛敏

無綫《最佳女主角》訪問一線女星,秉承上輯《最佳男主角》粉絲仰望式主持風格,在黎芷珊一片「係呀?!」「真㗎?!」反應聲中,火花欠奉是意料中事。但看點不是沒有的,壓軸訪問劉嘉玲,從她的口中,至少道出香港電視業的辛酸。
主持黎芷珊問劉嘉玲,在無綫七年間,哪齣劇是代表作。劉嘉玲卻說,雖然「無綫咁powerful,咁好收視率」,但很遺憾,她在無綫沒有代表作。她解釋,當時拍劇是一部接一部,「工廠製作,冇導演同你研究角色……總之講完對白,唔係好差就過。」
那是香港流金歲月的八十年代,當時普羅觀眾可能不覺很大問題,但當香港人的視野、民智隨時代變化,無綫這種工廠模式,卻一成不變。內地《南方都市報》幾年前有篇報道,題為〈TVB電視人的生存狀態〉,形容無綫:「低廉的薪酬,高負荷的勞動,流水線式的趕工作業,賣身契式的合約制度……這座夢工場,彷彿變成了一個傲慢的資本家的產品加工場。」
當年不滿無綫工作環境、薪酬待遇的藝人,有條件的會轉投電影圈,今日主要出路卻是北上拍劇。但一台獨大下,大部份電視工作者惟有啞忍。

本來,標榜創新認真的港視有機會為香港帶來一場電視革命,即使未開台,已令無綫感到壓力。無綫行政主席梁乃鵬早前就公開說,看了廖啟智的訪問後,立即跟高層開會,決定改善,「首先要令藝員受到尊重,第二要有合理工作時間,第三薪酬也要合理,第四要有足夠演出機會。」具體包括拍劇每更不超過十小時,外景不超過十二小時,讓藝員有足夠休息;劇本完成八成以上才可開拍,還揚言:「其他電視台話自己做得到的,TVB都一定可以做到,而且可以做得更好。」
廖啟智說了些甚麼?他只是指出,無綫合約制度和工作環境的不合理;港視卻肯投資器材,讓拍攝技術與時並進,工作環境讓藝員有尊嚴地工作,有空間入戲,讓他自覺是演員,拍出來的劇集「拎去外面唔覺得醜」。
這些其實是很基本的,梁乃鵬卻豪情壯語似的作承諾。香港人聽後,只覺悲涼。

陳沛敏
記者

有料放?想收料?入嚟【蘋果互動】啦!
【蘋果互動】是蘋果日報與讀者緊密互動、放料及收料的聚腳地。
http://fb.com/AppleDailyExch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