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不主席:高山清泉 - 盧先亞

好不主席:高山清泉 - 盧先亞

前晚客串電台「自由烽煙」的節目主持,有幸和兩位資深法律界人士,且是政界有心人的余大狀和黃律師同場搭檔,既是叨光,兼且受教,謹此謝過。
節目中大家談及一位先生同日發言時,兩位皆肅然起敬,黃律師更多次借「高山仰止」一詞以尊,「德高望重」四字是一般市民如我,或常聽到,我亦遇過不少值得尊敬的人,但此生卻未曾得遇一個「高山仰止」的人物,惟那刻想起先生風範,卻同感誠服。
這位就是已經榮退的終審法院首席法官李國能。余大狀師承李官,當然悉知師傅作風,其實坊間對於先生的為人也是心中有數,不然怎麼贏得這麼多人的敬重。李官緊循大英遺風,法界中人務謹言慎行,所以在任時少有公開發言,然金口一開,必有一錘定音之勢,法律權威表露無遺,今退休後不在其位自更低調。據余大狀所述,很多記者欲透過她邀約李官訪問皆不得要領。

向思歪當權者說不

現先生卻藉公開場合演說,開腔大談「法治的重要性」,並主動提及人大釋法對香港法制的衝擊,也就是當年政府在「居港權」一案輸打贏要,且以粗暴,或該說是施暴方式推翻終院判決。而香港的法治,就此被割開了一道不能癒合的傷口。
事實上,人大常委確實有權對《基本法》的條文作出解釋,惟此「特定」權力理應用在「最特殊的情況」(李官語),而非只求推翻本港法院,尤其是終審庭的判決,否則司法獨立如何體現?當然,對於法治意識薄弱的政權,司法不過就是統治手段,必要時,和其他執政工具好好「合作」就是。
至於近日觸發大規模民憤的電視牌照風波,政府一而再以行會保密作擋箭牌,堅拒向公眾交代忽然「循序漸進」的原因,卻以若不滿行會程序,乾脆訴諸司法覆核的處理態度。李官直言對這種做法感到諷刺,「很多現在說解決這個問題要司法覆核的人,以前說過香港有太多司法覆核」。從來只會打倒昨日自己,來去也就是那幫愛國愛港的人,所謂「諷刺」怕就是這些自摑嘴巴的行徑。他再強調法庭只能就法理及程序作出判斷,不能解決政治、社會及經濟問題。「法院不是解決社會好多複雜問題的地方,解決這些問題的地方在政治舞台」。可惜今日的舞台只充斥着各式丑角和一群動物演員。
李官的良心聲音是當前是非顛倒,指鹿為馬的社會中的一道驚雷,畢竟在這亂世中能夠有勇氣講真話的人實在太少,但那怕是一個值得「高山仰止」的聖人,還是猶如一道清泉的大學生,當晚亦有「烽煙」講述前一日仗義執言,向偽首進諫心路經過的鄧敏琳,每位都值得港人的最大尊敬,而對他們的最大支持,也就是每個人都能夠踏出一小步,向不公的制度說不,向不義的政令說不,向不正(思歪)的當權者說不。
上有高山,下有清泉,只要社會上每一座山,每一股清泉能聚在一起,方能力阻妖邪北風的入侵,且而洗滌當前的污流。

盧先亞

有料放?想收料?入嚟【蘋果互動】啦!
【蘋果互動】是蘋果日報與讀者緊密互動、放料及收料的聚腳地。
http://fb.com/AppleDailyExch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