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匯(823)雖然不可能在幾個交易日內,令我的身家暴漲幾成,但勝在不用我費神每天查看基金單位價格,是隻適合懶人買了安心去做其他事的投資。
昨天領匯公佈中期業績,大致符合預期。有投行估計,派發回報增長10%左右,結果出來分派比率較去年同期增長約13%,算是有所交代。其實過去大半年,領匯的基金單位價格受壓,很大程度上因為聯儲局退市的預期正在醞釀。時至今日這一隻房產投資基金的單位價格最大變數,已經是宏觀的貨幣政策環境;物業的租值增長,只是錦上添花,許多可以大幅增加租金收入的小改變大改善,能做的已經做了,空間不多。
領匯有沒有可能二度發育?過去幾次業績公佈之後,管理層都說不排除會收購。一來,在低息環境下,不好好利用手上的磚頭放大,實在有點浪費。二來,就正如之前所講,在已有的物業再增值空間也不大。事實上,心水清者都應該發覺,投訴領匯加租的政治訴求越來越少,反映這方面的發展已經到達一定的成熟水平。
但一直以來領匯都沒有大型收購。畢竟業主都惜貨不售。也有些叫價過高,要是收購,物業租金回報率,也低過借貸成本。政府推出一輪辣招後,現在領匯最新的劇本是要研究北上尋找收租物業。可是,大陸又那裏來的筍盤讓領匯收購呢?
除了四出搶貨,還有其他增長可能性嗎?話說政府最新的長遠房屋策略,就是將公私營住宅的新供應定在六四之比,對領匯來說本是好消息,尤其是政府尚可供發展公共房屋的用地已經不足夠,唯一出路是提高舊公共屋邨地的地積比重建。
但現政府寧願在僅有的住宅空地上插針式建新樓,也不願整體重建。要等這個因素似乎也不可能,再加上利率已經漸漸回升,環境和遊戲規則變了,部署也應有所調查。
利世民
http://www.facebook.com/AppleSimon
有料放?想收料?入嚟【蘋果互動】啦!
【蘋果互動】是蘋果日報與讀者緊密互動、放料及收料的聚腳地。
http://fb.com/AppleDailyExch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