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幾年前出席一個業界聚會,當時界別代表的立法會議員致辭發言,侃侃而談怎樣為業界謀福祉,聲聲入耳如何為同業爭權益。我且聽到血脈賁張,熱淚盈眶,難得有人一片赤心為同業發聲。況且那日在場大部份人如我,都是不符該功能組別選民資格的座上客,承蒙議員厚愛,竟連沒有拉票價值的亦惠及,怎不「滾動」,雖則他從沒意圖為業內小眾另爭投票權。而這位連任議員在最近《權力及特權法》的投票中又且投下棄權票,怕且也是如實反映了那些有票選民(即係唔關我事)的意願,不過怎也比另一位昭然逆(選)民而行的要強多了。
政治爪牙罔顧業界聲音
立法會功能組別議員馬逢國公開承認,縱使業界傾向支持有關議案,但他最終還是決定投下棄權票,實際就是變相反對議案,棄業界利益如屣,更枉論整體社會公義。其實這也是意料之內,早有一宗教監察組織指出,這位循體育藝術文化及出版界晉身立會的議員,和多名民建聯議員同位列棄票之王,在過往立會多項表決中,有逾30%情況都會投下神聖的棄權票,其中且包括眾多民生議題,至於社會議題自會更堅定表達建制立場。所以在上星期的表決,只不過一如既往投下更惹人厭的虛偽反對票——棄權票。
事後多個電影和演藝從業員組織,包括曾就發牌事件遲遲不作表態的演藝人協會發表措辭強硬的聯合聲明,對其不支持議案的取態,表示極度失望及憤怒,並譴責他罔顧業界利益和對事件立場含糊,強烈要求他立刻辭職。議員的回應只有遺憾,反指要求他投贊成票的只是部份看法,還有更多希望他投反對票的聲音云云,這倒不用懷疑,黨報昨日就以《業界挺馬逢國 投棄權票顧大局》作全版報道,少不了找來高志森和眾政協同業幫腔。至於促請辭職的要求,當然置若罔聞。語調和態度,與一眾只識違悖民意、恃勢而行、不知問責謝罪的膠官豈有分別。
而另一導演張堅庭就此回應傳媒時,則指斥其無視業界強烈要求和一面倒的民意,已令業內失去互信,現既完成「政治任務」應該辭職。其實問題正在於「政治任務」,建制議員一日身在議會,心就隨時聽命政府,對不起,早已是西環指令行事。往後會有多少議事涉及「政治」考量,甚至角力,你話呢?當日如不是23條觸礁,並惹來超大規模的群眾活動,完全搞砸了任務,那位老先生又何需腳痛而退。而他的真正接班人,去年國教一役鎩羽而歸,方吹plan B之風。總之一日「政治議題」不絕,一日爪牙都得伺機而行。
若要馬逢國撫心自問,他是否有負業界期望,其必斷然否定,且認為已竭力克盡己任,因為他的忠誠根本不在那些選民,惟北方大人而已。馬逢國何許人?眾所周知,如有自由意志選民仍投他一票,今日不過票債自償。難道偽首且會聽那689位的意旨而行?從來主人是誰,奴才最清楚。
盧先亞
有料放?想收料?入嚟【蘋果互動】啦!
【蘋果互動】是蘋果日報與讀者緊密互動、放料及收料的聚腳地。
http://fb.com/AppleDailyExch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