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幣交易 97%港企抗拒星展:人幣取代港元仍遠

用人幣交易 97%港企抗拒
星展:人幣取代港元仍遠

【本報訊】香港作為離岸人民幣資金池最大集中地,但高達97%本港企業卻不樂意使用人幣,星展香港調查顯示,港企最願意使用的貨幣仍屬港元,於159間受訪機構中,達67%表示最樂意使用港元,其次為美元,佔比達26%,最後才為人民幣,僅得3%。星展香港執董梁兆基指,港元被邊緣化仍有一大段距離,人民幣「有排都未會取代到港元。」


記者:關穎欣

截至9月底止,計及銀行存款及存款證,本港人民幣資金池已達9,076億元。星展香港公布第3季人民幣動力指數,由第2季的55.2微跌至54.3,主要因為本港企業對人民幣業務需求減少。梁兆基表示,企業使用人民幣仍屬起步階段,故在缺乏利好政策下,不足以推動本地企業使用人民幣。

星展香港執董梁兆基表示,人民幣暫難取代港元。  麥永健攝

港料受惠滬自貿區

上海自貿區金融細則快將出台,巿場憂慮作為人幣離岸中心「先行者」的本港,優勢將會受到衝擊。不過星展香港及澳新銀行的經濟師則認為,上海自貿區的成立,對本港人民幣業務帶來的機遇多於挑戰,而非單純「爭生意」,多一個「對手」,人民幣交易量反而預期會上升。
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陳家強昨日於一研討會上表示,有巿場聲音認為,上海自貿區成立後,會影響本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他指本港每次皆可在環境轉變時,表現出較高的適應力;而每次內地開放,本港亦可受惠,相信今次亦不例外。
對於上海自貿區及本港之間的關係,梁兆基指表示,上海自貿區的成立,可使本港人民幣業務於兩方面受惠。若自貿區資本賬開放,當地企業可到包括本港在內的離岸中心進行融資,當中包括貸款及發債等,刺激本港的人民幣業務。

不一定是競爭對手

澳新銀行高級經濟師楊宇霆指,上海自貿區的成立令本港「多一個對手」,但他指並不一定是競爭對手,亦可以是交易對手。他指過往台灣、新加坡及倫敦等開放人幣離岸業務時,本港亦有間接受惠,「多一個(人民幣離岸)中心,交易量又大啲。」
他指上海自貿區唯一與本港「爭生意」的地方,為原本與本港銀行的內地分支行,有人幣業務來往的上海公司,或於自貿區註冊,並轉為使用區內註冊銀行的服務。

足本收睇《亂噏24》x 楊千嬅;緊接落嚟 Miriam 繼續同你談談情, 吹吹水!
周一至周五《亂噏24》約定你: http://bit.ly/appletalk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