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一項國際性調查顯示,香港去年零售業界因入店行竊(下稱高買)招致損失的損耗率高達59%,較對上一次同類調查高出7.9個百分點,全球排名第一,損失金額高達2.6億元。近年被內地客瘋搶的奶粉,更成竊匪主要目標。零售商則將損失轉嫁至消費者,令每個香港家庭要承擔平均近2,000元的損耗費用。
記者:蔡朗清
零售保安管理商保點系統公司昨發表第六年的《全球零售盜竊晴雨表》,調查了美國、英國、中國及香港等全球16個國家及地區。
結果顯示,去年全球零售業因顧客高買、員工偷竊、供應商欺詐及行政失誤等整體損耗,造成業界損失高達8,736億元,平均佔全球零售銷售總額1.4%。
員工盜竊高達22%
墨西哥及巴西的整體損耗率最高達1.6%,中國、美國及阿根廷以1.5%齊名第三;本港損耗率1.1%,與德國及澳洲並列13位。以金額計算,香港的整體損失達42.9億元,較2010年同類調查23.7億元高81%。
調查更發現,本港高買損耗率更是所有受訪地區中最高,達59%,較2010年同類調查的51.1%,上升7.9個百分點,與荷蘭並列榜首,而損失金額達2.6億元。
招致本港零售業損失的另一主因,是員工盜竊損耗率,達22%,較對上一次調查下跌3.7個百分點。
各類零售業中,雜貨零售商戶的損耗率達1.2%,較本港平均損耗率1.1%為高。發言人稱,主要是受中國大陸食品污染醜聞影響,內地對本港產品如配方奶粉及非處方藥物需求上升,導致有關產品失竊數字上升。至於保健及美容業界的產品如唇膏等,因易於收藏,亦錄得1.2%的損耗率。零售商會將有關損失轉嫁消費者,導致每個香港家庭要承擔平均1,820.1港元的損耗費用。
去年破案率七成六
港九藥房總商會理事長劉愛國表示,近年奶粉高買案件時有發生,店員已加強警覺,「行過門口捧走兩罐(奶粉),防不勝防」。莎莎化妝品公司及香港零售業管理協會不評論有關報告。警方數字顯示,去年店舖盜竊案件數目9,060宗,破案率76%,而今年截至8月共有5,846宗,較去年同期跌3.8%。發言人提醒店主應加強店舖保安,如在店內安裝凸鏡及閉路電視等。
足本收睇《亂噏24》x楊千嬅;緊接落嚟 Miriam繼續同你談談情,吹吹水!
周一至周五《亂噏24》約定你: http://bit.ly/appletalk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