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棍節」締造了史上最強的網上促銷活動,創出了單日銷售額350億元人民幣的紀錄,比全美國在Cyber Monday錄得的銷售額還要多1.5倍。如無意外,今年中國的網購金額,將超越美國。要看網購如何改變零售業及消費習慣,全世界的學者,日後都要到大陸看。
內地網購的厲害,我覺得難以想像,為何可以在幾小時內賣出160萬個胸圍及200萬條底褲?更叫人嘖嘖稱奇的,是有女網民在天貓網淘了一枚2,000萬元人民幣的13卡鑽石戒指,並即時留下500萬元定金。買這種頂級奢侈品,竟然情願在家中拿着鍵盤敲吓敲吓,而不是着得花枝招展地去門市,享受被眾人簇擁招呼的貴賓派頭!
無論如何,內地網購已成為顛覆力量,比歐美走得更前更快。這可能歸功於內地至今沒有孕育出沃爾瑪或家樂福等零售巨人,把供應鏈的水份榨乾榨淨,把每個銷售環節的效率tune到極致,結果令阿里巴巴及京東商城等有機可乘,極速壯大,淘寶天貓的交易額去年已超過1萬億元,成立逾三年的京東商城,銷售額跑贏有20多年歷史的國美電器(493)。內地網購佔整體零售額的9%比例,未來三年還可能倍增。
網購成風 傳統零售陷兩難
以大減價招徠的網上血拼,當然深得消費者喜愛,但究竟對整體經濟的刺激可以有多大?畢竟減價促銷,可能只提前消費,又或蠶食了街舖的零售,對總量的提升未必有多大。消費者買平貨皆大歡喜之餘,傳統零售業卻可能叫苦連天,在這股「進步」的浪濤下被淹沒。
網購崛起的銅幣另一面是去中介化,網購有利生產商直接與消費者接觸,令不少中介銷售環節的生存空間收窄,很多分銷商會無啖好食。傳統零售門市淪為消費者看貨辦的陳列室,不再是購買行為出現的場所。
近年實體銷售點的增長不前甚至萎縮,像競爭最慘烈的家電,門市開了又關,國美去年出現十年來首次虧損。蘇寧電器董事長張近東年初甚至表示,未來十年,所有的零售企業都將喪失利潤和生存能力。
同時間,不少百貨公司亦面臨倒閉,或要轉型開拓其他業務,令到商場的需求大降,近年已開始有連鎖店收縮門市數目,令商場租金出現壓力。
傳統零售公司要頂住這股巨浪,當然可以嘗試開拓網上渠道,但也面對兩難處境。若全面擁抱網購,則可能加快自己門市零售的崩潰,有學者曾作出調查,連鎖零售超市推出的網購,每一元銷售中,有四成是自己原有店舖的零售額,而網上的競爭偏偏更加劇烈,更難差異化,故此利錢更薄。
小商舖突圍 進化挑戰更大
意大利埃諾迪經濟金融研究院一位學者,曾研究網購盛行,對城中的小商舖影響。他發現,小商舖往日主要是倚賴地點優勢,來抗衡大賣場的低價挑戰,但網購連這一點地點優勢也打破了,交通成本不再成為障礙,小舖的優勢更小,零售業的市場結構日後會更趨集中。
與內地的情況不同,香港淘寶之風尚未形成,傳統零售仍然主導,一些新興連鎖零售店如阿信屋,主戰場還是與傳統零售巨人對壘,阿信屋靠聰明的銷售策略及靈活走位(最近賣埋化妝品),在擠逼的市場中找到出頭天,但當北面的生態系統開始入侵時,要如何進化才不致被淘汰被捲走,才是更嚴竣的考驗。
丘亦生
金融中心fan page:
http://www.facebook.com/hkfincentre
有料放?想收料?入嚟【蘋果互動】啦!
【蘋果互動】是蘋果日報與讀者緊密互動、放料及收料的聚腳地。
http://fb.com/AppleDailyExch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