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閉幕的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再次令期待中國走向政治民主化、經濟市場化的海內外輿論失望了。會議最具實質影響、最能反映主政者心態的決定,就是成立國家安全委員會。在社會矛盾激化、官民衝突頻生之際,當局選擇的不是走向民主、法治之路,而是強化國家權力、領導人權力,成立一個仿效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的機構,讓人看到的卻是早已垮台的蘇共的思維,讓人擔心的是近期意識形態整肅運動只是開啟紅色恐怖的大幕。
中共官方輿論在為十八屆三中全會造勢時,一是吹噓其歷史地位將媲美十一屆三中全會,二是吹噓會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將是習近平、李克強主政十年的政綱、改革大綱。但是,所謂「全面深化改革」仍停留在經濟層面,當局強調「經濟體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點,核心問題是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係」,如此一來,新成立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顯然不擔負設計中國民主、法治道路的任務,只會在經濟層面進行修修補補。
中國自1978年實施改革開放至今35年,不只經濟發展遇到轉型樽頸問題,更因政制改革遲遲未能起步,改革的紅利被權貴集團侵吞,官員貪腐問題惡化,社會矛盾激化,主政者既要面對民怨載道、社會衝突頻生的危機,又要面對政令不出中南海的困境。遺憾的是,曾令外界翹首以待的習李新政,結果不是開啟民主選舉大門,而是成立強化權力的國家安全委員會。
中國國家安全委員會的架構貌似仿效美國,但從北京當局近期整肅網絡名人、自由派學者和維權人士的行動來看,其目標是打擊國內外「敵對勢力」,除統籌軍事、外交政策及行動外,在對內專政方面更似前蘇聯的國家安全委員會,即臭名昭著的克格勃。克格勃的前身是全俄肅反特別委員會,其後一直是蘇共整肅異己的專政工具。
對於習近平來說,國家安全委員會的成立應有雙重意義。一是仿效普京,實施強人政治、高壓政治。習近平一直對蘇聯解體、蘇共垮台耿耿於懷,甚至公開抱怨蘇共黨員「竟無一人是男兒,沒甚麼人出來抗爭」,但對出身克格勃的普京則讚賞有加,當面說「我和您的性格很相似」。如今,習近平親自兼任中國克格勃主任,地位已超越普京。
二是在中共高層權鬥中佔據優勢。習近平目前雖包攬黨政軍最高職務,包括中共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但實際權力仍受制於前總書記江澤民、胡錦濤,受制於各大權貴集團,並未像鄧小平、江澤民一樣受封為中共「領導核心」,具有一言九鼎的地位。透過國安會這一跨越黨政軍的權力機構,習近平有機會真正掌權。
李平
周一至周六刊出
足本收睇《亂噏24》x楊千嬅;緊接落嚟 Miriam繼續同你談談情,吹吹水!
周一至周五《亂噏24》約定你: http://bit.ly/appletalk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