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水埗公眾游泳池有個跳水台,台中央有塊淺藍色跳板,離水面1米,不高也不矮。每年仲夏,總有泳客爬上跳板,一躍而下,感受插水的快感。池內有個人,走到板端,不消一秒,便翻了幾個觔斗完美入水,每天重覆幾十次,練出一塊東亞運銀牌之餘,更希望代表香港出戰奧運,這位「街場跳水王」名叫謝震。記者:林湛穎 攝影:王子俊
港人對跳水的鍾愛不言而喻,它是奧運的高收視項目,昔日的「跳水天后」贏得奧運金牌後下嫁港人,過着童話式的少奶奶生活,想不到的是原來香港有人練跳水,還要瘋狂到轉為全職運動員。
20歲的謝震是香港首位全職跳水運動員,去年11月亞錦賽贏得3米板銅牌,之後轉為全情投入練水,每月獲得體院約1.7萬元津貼;上月天津東亞運奪得同一項目銀牌,這條全職路行得不錯,一切源自公眾游泳池。謝震說:「其實不只深水埗,維園已拆卸的都跳過,九龍公園泳池有齊1、3米跳板和10米跳台,不過泳池不易租。樂觀面對,要學會遷就現有條件去練。」
不考DSE轉全職
租到場的日子,每課2、3小時,謝震上落跳台,重複練習起跳、轉身、前後空翻、抱膝、入水,最低要求練100次;租不到的日子,在公眾泳池排隊,排幾十轉都無所謂。排最前的黃毛小子只求過癮,入水有如高空轟炸,水花四濺;「街場王」卻要求自己動作流暢,令其他泳客看得目定口呆。
「09年透過優才計劃,我和爸爸由湛江來港,入讀英華,英文不太好,要入讀學校專為運動員而設的特殊班。去年讀完中五,索性轉全職運動員,不考DSE(中學文憑試)了。」
自小獲父裁培
謝震爸爸謝峰原是國家跳水隊教練,在兒子幾歲時已悉心裁培。07年7月在德國舉行的世青賽,謝震勇奪10米高台金牌,兩年後卻由內地來港,謝父解釋:「因為來香港,有更多機會出外比賽。」
豈料來港後,發現10米高台的設施嚴重不足,根本無法訓練,只得向下發展練3米板,租不到九龍公園的跳水池,專門培訓精英運動員的體院竟沒有跳水設施。世青冠軍走入街場,練得一面東亞運獎牌,也燃起年輕人的希望,他說只要有夢想和肯捱,沒有學歷也不要緊,「我和爸爸懂得講流利廣東話,來到香港覺得生活很好,沒有受白眼。書幾時都可以再讀,現階段只想練好跳水。」
2016年,謝震剛好居港7年,可持特區護照衝擊里約熱內盧奧運,願這未來3年,香港能成就他的夢想。
足本收睇《亂噏24》x 楊千嬅;緊接落嚟 Miriam 繼續同你談談情, 吹吹水!
周一至周五《亂噏24》約定你: http://bit.ly/appletalk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