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家驊方案 用意為何(學民思潮成員、中大政治與行政學系二年級生 張秀賢) - 張秀賢

湯家驊方案 
用意為何
(學民思潮成員、中大政治與行政學系二年級生 張秀賢) - 張秀賢

公民黨立法會議員湯家驊以個人名義提出政改建議方案,建議選舉投票方式採用排序複選法,提名委員會由1200人擴大至1514人,並取消業界公司票安排,變成一人一票選出提名委員會委員,選民由現時20餘萬大幅提升至100多萬。
提出方案本不應是一件壞事,有助社會討論利弊,凝聚政改共識。然而,民意顯示逾60%民意支持「公民提名」,而現時「和平佔中」方面亦希望透過公民授權方式,決定一個符合普選國際標準的政改方案作為最終意向。先不論方案本身的問題,但湯家驊未經公眾授權就向北京「吹風」,這是民主派應有的作風嗎?
觀乎建制媒體的報道,均以「排序複選法方案」來代表湯家驊方案,實在是暗潮洶湧。排序複選法本是一個選舉投票方式,並不是提名方法。整個政改討論最大的問題,並不是在於選舉制度,而在於提名權和參選權。若提名權、參選權爭議能順利解決的話,選舉制度得出共識的機會也大大提高。惟公眾需小心建制派和媒體會藉此轉移討論焦點,以免最後因小失大。
湯議員日前暗指公民提名違反《基本法》,恐怕最後整個政改和普選因為公民提名而拉倒。首先,現時62%民意支持公民提名,只有17%民意支持現行四大組別下的提名委員會,民意取向相當明顯。其次,湯家驊方案保留四大組別,提委會界別分佈只是鞏固了某些利益組群的利益和勢力,未能符合普選的國際標準。2010年,普選聯提出了「超級區議會」方案,當時親建制人士,以至北京官員均指此方案違反《基本法》,但最後都是恐怕民意反彈而接納。不少建制派人士均指出,若普選未能如期落實,香港將難以繼續管治。凝聚大多數民意推動一個符合國際標準的政改方案應為現時首要目標,議員不應繞過公民授權,私下作出游說或決定。
湯議員當然可以指摘包括學民思潮在內的民主派,毫不包容他的說法和建議,但湯議員作為代議士,便應代表民意作出對社會最有利的決定,而不是將個人意志凌駕於公眾期望和民意取向。懇請湯議員懸崖勒馬,回歸討論平台,依照公民授權作出適當的決定。

張秀賢
學民思潮成員、中大政治與行政學系二年級生


有料放?想收料?入嚟【蘋果互動】啦!
【蘋果互動】是蘋果日報與讀者緊密互動、放料及收料的聚腳地。
http://fb.com/AppleDailyExch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