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有內房企業買殼 料涉7億首創傳洽購鉅大

再有內房企業買殼 料涉7億
首創傳洽購鉅大

【本報訊】再有內房企業買殼,首創置業(2868)上周五(8日)停牌,表示正洽購上市公司,據市場消息指,首創目標正指向上市不足兩年的鉅大國際(1329),計劃向鉅大大股東蔡念慈收購控股權,按停牌前股價計,收購股份的市值達7.44億元。

記者:鄧偉忠

首創發言人昨日回覆本報查詢時表示「無可奉告」,並稱公司正按上市規則推進收購事宜,呼籲投資者耐心等待公告。
至於鉅大國際方面,截至昨晚截稿前,仍未有回覆。

助建靈活融資平台

鉅大國際與首創於上周四(7日)及周五先後停牌,根據鉅大公告,大股東蔡念慈正獲買家洽購所持約1.5億股股份,相當於集團約75%股權,按停牌前股價4.96元計,市值相當於約7.44億元。據消息指,雙方洽商已接近最後階段,料一至兩周內可達成協議,惟暫仍未知首創會以多少溢價進行收購。
有消息人士指,上周五(8日)首創停牌表示洽購上市公司時,已有傳聞指目標為同樣正在停牌的鉅大國際。
據了解,由於首創是以H股形式上市,在進行股本融資時必須先獲得中證監批准,因此與近年不少借殼來港上市的內房股相似,首創今次收購,主要是希望透過借殼建立較靈活的融資平台。
翻查資料,主要從事化學品生產及銷售的鉅大國際,去年4月份才在主板上市,上市「年資」至今不足兩年,消息指,首創在取得鉅大控股權後,較傾向會注入住宅發展項目,惟實際方案仍有待決定。
近年內房來港借殼上市大行其道,除一線發展商如招商地產、萬科,先後借殼東力(978)及萬科置業(1036)來港上市外,大量二三線發展商亦紛紛來港買殼。
有基金界人士指,內地發展商近年資金需求緊張,而來港上市則可令取得資金成本大大降低。
法國巴黎銀行證券分析董事總經理李偉烈預期,雖然大部份一線內地發展商已進入香港資本市場,但未來仍有一批內房商會延續「借殼潮」,其中除資金問題外,建立海外發展平台亦是一個重要因素。

有利內房商海外發展

有投行界人士指,由於近年大量中國資本希望進入香港資本市場,其中更以資金需求較大的內房為主,令「上市殼」有價有市,其中除來自希望藉上市「造殼」的上市公司外,不少上市年資較長、缺乏成交的上市公司,在大股東缺乏接班人下亦是「上市殼」的重要來源。

有料放?想收料?入嚟【蘋果互動】啦!
【蘋果互動】是蘋果日報與讀者緊密互動、放料及收料的聚腳地。
http://fb.com/AppleDailyExch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