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G SPENDER:鞋王鄧劍群珍藏 象牙鬼工球

BIG SPENDER:
鞋王鄧劍群珍藏 象牙鬼工球

也許我們認識他是因為鬧上法庭的爭產事件,卻忽略了他也是個踏實商人和藝術愛好者。鞋王鄧劍群從六十年代末踏足鞋業,1990年公司的營業額逾100億港元,同時獲Reebok以近1,000萬元年薪聘任為遠東分公司總裁,1992年與台商合資的港台集團在港交所上市。千禧年後,鄧劍群活躍商廈投資,曾是尖東港晶中心持貨最多的大業主,贏得「港晶鄧」稱號。不過,最讓他引以為傲的,是收藏近40年,現在已列為禁止買賣的象牙,其中一個鏤雕27層的象牙球,比台北故宮博物院所收藏的21層還要多。

記者:黃碧珊
攝影:梁志永

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中國仍未開放,西方人喜愛中國工藝品,包括象牙,因此,吸引遊客到訪的香港,成為銷售象牙的主要市場,打造了香港象牙業的黃金時代。1968年,鄧劍群替英籍夫婦在香港成立分公司,辦公室設於尖沙嘴星光行,並認識同處該大廈的象牙商,他大部份象牙就是經這象牙商購買。鄧劍群的祖父與父親,分別在廣州及澳門從事古董買賣,所以他從小接觸象牙,不怕受騙買到假象牙,「就算打磨得多光滑,仍會露出絲絲向下的象牙紋。」
鄧劍群首件擁有的象牙,就是鏤雕27層的象牙球,在七十年代初這球的索價是60萬元,當時一個美孚新邨高層、實用面積逾1,300平方呎的單位,售價不足10萬元,一件象牙的價錢足可買超過六個同類型的單位。鄧劍群憐香惜玉地說:「看這些工藝現在已不容易找到,台北故宮博物院也有一個象牙球,但它只鏤雕21層,雕工也沒有我的精巧,它是稀世珍寶,值得買下來。」

鄧劍群在創建鞋業王國時所收集的象牙,現在是稀世珍寶。

從宋代3層發展至60層

鏤雕象牙球是廣東象牙雕刻的絕技,從裏到外連續套着多層空心球,從外觀看是一個表面刻着各式浮雕花紋的球體,但球內有球,每一個均能自由轉動,而且每層都雕鏤精美繁複的紋飾,可謂鬼斧神工之作,故又稱之為「鬼工球」或「同心球」。雖然早在7,000年前新石器時代的中國,已有牙雕製品,但至宋代才出現象牙球的記載。根據在明太祖洪武21年(1388年)成書的《格古要論》:「嘗有象牙圓球一個,中直通竅,內車二重,皆可轉動,謂之鬼工球,或雲宋內院作者。」內院是宋代朝廷專門製造金銀、犀角、玉器等工藝及彩繪裝細之飾的文思院,下設象牙作,是專門為宮廷製作象牙工藝品的地方。
宋代時象牙球是3層,至清代的紀錄,象牙球已發展至13層,北京故宮博物院明清工藝館展出清康熙年間製作的11層象牙球。近100年來,象牙球的層數不斷增加,1915年美國舊金山巴拿馬世博,中國展出一個26層的象牙球。五十年代末,象牙球的層數已增至30層,2008年更出現了60層。
雖然鄧劍群手中的象牙球層數不敵越來越厚的近代象牙球,但他仍視之為珍寶。1990年初通過《瀕危野生動植物國際貿易公約》,全球禁止象牙及其製品的所有國際貿易,在此公約通過前,鄧劍群收藏有數十件象牙擺設,九十年代初移民澳洲時,只帶了一些普通貨色,「擔心離開香港易,要再入來就困難,回來香港時,那十幾件送給朋友就算,因為最特別的沒有帶去。」南方絕技象牙球是其中一件,還有具北方特色、四個一套的唐朝玩樂器仕女,氣勢磅礡的九龍壁,及要用放大鏡才可仔細欣賞的微雕插屏。
自從禁運後,鄧劍群便轉向收集其他中國傳統手工藝品,手戴着鑽石錶殼Franck Muller錶的他慨嘆說:「象牙師傅在禁運後開始式微,現在的工藝不及舊工,所以見到好的傳統工藝就會買下來。」約十年前,遊長江時,便一口氣買下三件由國寶級大師龔良所製的內畫藝術品。

不宜抹洗 存放特製箱

去年,他再次購買牙雕製品,這是以一萬多年前已滅絕的長毛象猛獁的象牙雕刻,雖同為象牙,但至今沒有被禁止貿易。「這是由香港牙雕家朱忠盛創作的長毛象牙雕,去年行經公司附近時發現他的店舖,相距廿幾年後就再買。」由於象牙不適宜抹洗清潔,存放在櫃內為佳,鄧劍群還放一小杯水來養着它們,「太乾燥會出現裂紋。」為了這條約一米闊的長毛象象牙雕刻,他特製一個玻璃箱來保護它。
不過,最讓鄧劍群擔心的還是那個象牙球,「幸好香港沒有地震,否則我一定會放入保險箱收藏。」為了讓記者拍攝象牙球層層相套的壯觀景況,鄧劍群小心翼翼地用指頭撥弄一層又一層的空心球,「我買回來後,只碰過一次來數它有多少層,今天是第二次。」記者在台北故宮博物院隔着玻璃箱欣賞象牙球時,已被它精巧的工藝深深吸引,想不到今次可以如此近距離窺探象牙球的中心,而且鄧劍群的鬼工球比博物院的還要多六層。

【鏤雕27層象牙球】

象牙球直徑約15厘米,包括雕滿六對龍鳳在祥雲飛騰與牡丹的最外層,共有27層,從約70厘米高的巨龍口中吐出。由於只靠一串幼小的象牙鏈連接巨龍與花球,鄧劍群繫上透明魚絲,防止象牙鏈斷裂時,花球墜下碎裂。

【雙面九龍壁】

象牙呈長彎形,要打造成這件約60厘米長的雙面九龍壁,由多件牙雕併合而成。

每條龍形態不同,栩栩如生地附在象牙壁上。

【唐朝四仕女】

四個唐朝仕女各演奏着簫、鼓、鈴及琵琶,造型優美,神態生動,充份表現古代美女的媚態,比例準確,衣飾講究,是北京象牙雕特色。四個為一套,按神韻及身體方向擺放,四人的眼神會凝聚在同一方向。

【微雕《金剛經》】

近代江蘇常州微雕名家王清源,在這塊約長8厘米的象牙中央雕上觀音畫像,旁邊則雕了整篇約5,180字的《金剛經》。這象牙微雕插屏是鄧劍群約廿多年前,到北京旅遊時,以1,000元人民幣購買。即使配備放大鏡,但這次是鄧劍群透過相機屏幕,首次仔細欣賞微雕上的文字。

【猛獁牙雕「八仙報喜」】

這條逾一米闊的長毛象猛獁牙雕「八仙報喜」,是鄧劍群去年以約70萬元購買,為避免沾上塵埃,他花數萬元訂製強化玻璃箱保護牙雕。長毛象於一萬多年前已絕迹地球,由於萬年來埋藏在地底,長毛象象牙表面甚至全部牙體已成化石,作品較古樸厚重。

【千年紫檀多仔佛】

鄧劍群最新購買的中國藝術品,是以產自印度、樹齡估計逾千年的細葉紫檀雕琢的多仔佛像。除了從側邊看到一個接一個緊密的年輪,還有只有在千年古樹才出現的金絲木紋,都透露這細葉紫檀的樹齡。

【德國名廠瓷娃娃】

德國陶瓷公仔名牌Volkstedter的蕾絲裙製作精巧,因與中國象牙雕刻相像,鄧劍群約廿多年前到訪美國時,便以約1萬美元購買這個約15厘米闊、在20世紀初生產的蕾絲瓷娃娃。

這是鄧劍群首個收集的蕾絲瓷娃娃,色澤雖然較其他新買的暗啞,但裙上的蕾絲較細密。

【名師內畫水晶球】

中國國寶級內畫藝術大師、現任南京博物院院長龔良,他的父親有份參與建造長江大橋,所以龔良在長江大橋設有畫苑,將賣出作品的收益支持長江大橋的長年維修費用。2005年,鄧劍群到訪長江大橋就在龔良畫苑購買三件作品,其中一件是直徑30厘米、內壁繪畫清明上河圖的水晶球。

足本收睇《亂噏24》x楊千嬅;緊接落嚟 Miriam繼續同你談談情,吹吹水!
周一至周五《亂噏24》約定你: http://bit.ly/appletalk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