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論︰林煥光該叫梁振英下台 - 盧峯

蘋論︰
林煥光該叫梁振英下台 - 盧峯

不知該說行政會議召集人林煥光先生天真還是兩面三刀。上星期立法會討論以權力及特權法要求政府公開交代不發牌予港視的原因前,林先生堅持集體負責的精神為梁振英及行會開脫,指電視台不是茶餐廳,不能讓它說關門便關門,必須考慮數以百計電視台員工的就業及對經濟、社會的衝擊。也就是說,不發牌有理有據,政府沒有做錯。好了,在建制派全力護航下泛民主派無法順利爭取引用權力及特權調查電視風波,令市民及議會暫時難以追究不發牌決定,林先生又掉換角色,扮成站在市民一方發言,呼籲梁振英深切檢討今次發牌風波,以免日後政府決策再引發類似爭議。要深切檢討意味梁振英犯了錯,意味政府的決定有問題。究竟林先生覺得梁振英是錯還是沒錯?究竟林先生是政府喉舌還是市民代言人呢?實在教人越弄越糊塗。
對於市民來說,梁振英及他的政府在發牌問題上不但從一開始就犯錯,而且越走越錯,越錯越離譜。
從提交予立法會的文件可以清楚看到,作為電視業規管機構,作為最了解電視業情況的公共機構——通訊事務管理局由始至終相信三家申請新牌照的公司都符合發牌資格,都有能力經營免費電視業務;管理局根本沒有為他們排名,並且認為不需要這樣做。只要政府依循確當程序,只要政府依循程序公義原則,不胡亂改變遊戲規則,信納通訊事務管理局的建議發出三個免費電視牌照,整場風波根本不會出現,港視員工不需惶惶為飯碗奔走,市民也可安坐家中等待新經營者進入電視市場改變一台獨大的生態。
偏偏梁振英及他的政府要橫生枝節,棄通訊事務管理局的建議及報告如敝屣,硬要另找顧問判定免費電視市場容納不了三家新經營者,再自行改變遊戲規則改發兩個牌照,把最積極用心的香港電視拒諸門外,這種漠視確當程序,輕視市民選擇權的做法實在大錯特錯。
當梁振英政府公佈有關決定後,社會幾乎一面倒響起噓聲、反對聲,甚至連一些親中議員也禁不住批評決定有問題,解釋欠說服力。這樣的情況下梁振英及他的「內閣」理應開誠布公,清楚交代決定背後的理據,好平息來自各方的質疑。只是,梁振英根本不把民間的憤怒及質疑放在眼裏,以行會需要維持保密制為擋箭牌拒絕清楚解釋,不肯作詳細交代。即使後來提出六頁紙解釋也是不痛不癢,不盡不實,並且跟通訊事務管理局的建議明顯相違背。這種連向公眾交代也不願的態度,怎能不激起更大民怨民憤呢?
到事情沒有轉彎餘地,立法會要以權力及特權條例索取文件及要求合理解釋,梁振英及他的政府為了保住自己的面子,為了保住所謂的「有效管治」,不惜請求西環中聯辦出手,由中聯辦官員向部份議員施壓,迫使他們轉軚投反對票及棄權票,令動用權力及特權法議案最終被否決。要知道免費電視牌照是徹頭徹尾的香港內部事務,立法會則是香港最重要的民意代表機構,現在梁振英為了掩飾一己錯誤引狼入室,讓中聯辦官員公然干涉香港內部事務,讓西環成為議會的太上皇,肆意指指點點。開了這個惡例後,中聯辦官員肯定更肆無忌憚的干預香港的內部情況,甚至一般政策如醫療、社福及人事任免都得讓中聯辦插手。結果是,一國兩制高度自治原則煙消雲散,北大人的魔掌無處不在。這不是錯上加錯,越錯越離譜嗎?
增發免費電視牌照本來是有利市民、有益經濟的好事,本來是沒有甚麼爭議的事。可在梁振英手上卻成了激化社會矛盾的重大政治事件,還成了葬送一國兩制高度自治的危機。林煥光先生若真的有心為民說話,他不該叫梁振英深切檢討,乾脆叫他躬身下台好了!

盧峯
周一至周六刊出

有料放?想收料?入嚟【蘋果互動】啦!
【蘋果互動】是蘋果日報與讀者緊密互動、放料及收料的聚腳地。
http://fb.com/AppleDailyExch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