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短短約120公尺的歌賦街,九記牛腩、agnès b. Café等中西餐室共處一街。街道盡頭,鵝黃色的外牆、艷紫霓紅燈光,炎夏寒冬,老侍應總在門口引頸以待。銀杏館的可愛老人,7年來為情侶唱西班牙情歌慶周年、悄悄為壽星捧上蛋糕,下月16日將撤離歌賦街。猶幸今次並非業主逼遷,而是更上一層樓,下月登陸饒宗頤文化館成駐場餐廳。
記者:袁柏恩
銀杏館員工人均年齡為67歲,最年長的Jimmy叔叔79歲,卻長了一副卡通臉,當他柔聲唱韓文生日歌,臉上細紋輕皺,眼瞇成一條線,像森林中的智者小精靈。Jimmy年輕時曾在大東電報局工作,局內員工如聯合國,工作要說簡單外語,令他學會多國語言,成為餐廳的「點唱機」。他最記得為慶祝結婚周年紀念的夫婦唱西班牙情歌,「50幾年前咯,好多字都mixed up咗,都唔知啱唔啱,咁上下咯﹗」
開業7年美食受肯定
前副館長Patrick 73歲,高䠷斯文兼細心,唱歌打保齡都難不倒他,OL訂枱指明Patrick不在便不訂,曾惹得年輕人向他請教如何追女仔。Patrick最經典事迹是自發替顧客慶生日。餐廳營業之初,一大班年輕人到來,他得悉其中一人為壽星時,不動聲色到廚房拿了用作甜品的蛋糕,全場高唱生日歌,連壽星的友人也嚇一跳。
銀杏館內人人是寶,73歲侍應陳Sir,是香港意粉屋開國功臣,一做30多年。在連鎖餐廳常遇猛揮手無侍應理會,陳卻樂於站在門外迎客,殷勤斟水時微笑由心而發,絕對是一級待客態度。
7年過去,有關銀杏館的報道不再標榜社企餐廳,而是推介其五星級美食。銀杏館主席黎明輝最記得開店之初門可羅雀,廣邀立法會議員來幫忙,劉慧卿見門口大排長龍,笑問「有冇搞錯呀!又話蝕本冇人嚟嘅?」
黎坦言,忍痛決定離開中環,「始終呢度比較細,加上有樓梯,我哋都唔想長者工作要上落樓梯多咗障礙」。遷往荔枝角的饒宗頤文化館,他預計會流失部份中午客源,相信擴展業務後可彌補。
前身為荔枝角醫院的饒宗頤文化館被評為三級歷史建築,銀杏館會於12月進駐。黎透露,餐廳將分兩層,各做中餐及西餐,合共容納200人,亦可舉行婚宴。銀杏館已滿腹大計,黎笑指新址具歐陸風情,已計劃在門前栽種有機蔬菜,即摘即煮,並在公共空間擺盆菜宴,還有每天駐場的長者樂隊。
招聘日歡迎長者自薦
黎預計,新餐廳需額外聘用60至70人。由銀杏館成立的薦仁館,將於本月17日上午,在銀杏館舉行招聘日。黎指,除了廚師侍應等職,歡迎長者自薦作配對,因長者往往超過他們所想,如餐桌禮儀導師、農莊導賞員,甚至駐場樂隊隊員。
足本收睇《亂噏24》x 楊千嬅;緊接落嚟 Miriam 繼續同你談談情, 吹吹水!
周一至周五《亂噏24》約定你: http://bit.ly/appletalk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