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之言】
喪親家屬處理逝者遺物很多時面對兩難情況,不忍棄掉,但又睹物思人勾起傷痛。聖雅各福群會後顧無憂規劃服務社工岑智榮建議,可分三階段處理遺物,先預備一個垃圾袋,「一望落去覺得唔要就放入去」,再按遺物的重要性分類,分別放進寫上1年和3年後日子的箱子,讓時間撫平哀傷情緒,理性處理先人遺物。
忌衝動統統棄掉
「喪親者經過1年時間沖淡,哀傷情感冇咁高漲,理性高咗,再分析到(遺物)扔定唔扔」。岑說,若1年後喪親者認為部份遺物沒用就丟掉,值得留低再放進另一個箱,留待第3年再整理,「通常擺得到3年都會留低」。
岑又指,不少家屬會誤把收音機或火機等一同火化,「係唔可以,會爆炸」;或把大量衣物塞爆棺木陪葬;甚至一時衝動把遺物統統棄掉,包括身份證,便無法辦理逝者的遺產或買骨灰龕位等,「到時後悔就挽救唔番」。他建議把逝者生前使用的復康工具如輪椅、枴杖等捐給有需要人士循環再用。
「遺」字半邊「貴」,先人遺物的珍貴,可以是一句說話、一種味道、一份精神,留給下一代的,都是血緣的延續。岑智榮記得,曾有獨居老伯給他一袋泥土,囑咐在他死後跟骨灰一起安葬,原來那泥土是老伯託友人從北方家鄉帶來香港,「達成佢歸故土嘅心願」。
聖雅各福群會正舉行遺物寄情比賽,詳情瀏覽 http://www.sjs.org.hk。
《蘋果》記者
足本收睇《亂噏24》x 楊千嬅;緊接落嚟 Miriam 繼續同你談談情, 吹吹水!
周一至周五《亂噏24》約定你: http://bit.ly/appletalk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