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已安排好的節目從週末午後三點鐘開始, 領隊張敏儀帶着我們,連駕着七人車她的姪女德琪共六人向大潭出發;此約始於一個多月前,繞了半個地球倦遊歸來的敏儀真可謂信人也。
都說後約無憑,但連午夜才自京都返港的小思和敏慧都準時應約,一行人浩浩蕩蕩,乘快艇上小碼頭,崖邊五幢小樓林立,花園、菜園生機盎然各具特色,臨海窗口細雨霏霏中眺望對岸,心中一片澄明,然後往石澳去也;心在高原,曾挑戰最難攀登的高
峯,多少年來為生態環境及歷史文物的保存努力不懈的黃效文正坐在石澳路邊茶館林家園等我們,一杯石澳之花露露妙手沖的奶茶,他是剛才大潭海邊某一間別墅的主人;書卷氣加上一派怡然自得,看不出已過了耳順之年,而他的尊翁香港人熟悉的黃展華;聽說已屆九十五高齡仍身壯力健可以到處旅遊,老人家當年曾以英語翻唱粵曲,令人嘻哈絕倒的。黃效文在大潭石澳這一帶如魚得水,即使一年中大部份時間忙碌於不同的城市、不同的國家,回港後便在這狡兔有幾窟的大潭石澳兩地穿梭。露露的奶茶、小鎮的居民、左鄰右舍的人情味,還有他一手主催即將成立的博物館正一磚一瓦的建立着。那天晚上正好阮兆輝的神功戲鳳閣恩仇未了情在廣塲上演;我是首次看神功戲,台下坐滿了人,熟不拘禮的又來又往,缺少在戲院演出時的正經專注,比看正式粵劇時的正襟危坐又另有一番滋味,況且還有小思老師及研究戲曲的敏慧在一旁講解,這樣的一個週末真不尋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