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牆有耳:貧窮線劃出福利主義爭拗劉展灝:政府包袱沉重

隔牆有耳:
貧窮線劃出福利主義爭拗
劉展灝:政府包袱沉重

【隔牆對論】

記:《蘋果》記者  劉:香港工業總會主席劉展灝

記: 貧窮線訂立後,商界一直擔心香港走向福利主義,有何理據?
劉: 基層市民最簡單,邊個候選人爭取到最多福利,我張選票咪畀邊個。假設若干年後特首普選,出嚟選特首嗰個都要派福利,唔派點攞到基層啲票?西方國家好反映到,選舉期一到,上至總統下至區議員個個派福利。如果我哋有好多扶貧政策出嚟,唔係針對社會實際需要,只係畀咗機會政黨或者政客作為拉選票嘅藉口,香港就會走咗去一個派福利嘅社會。
政府包袱有幾沉重,政客唔會理,佢哋淨係做一屆,好運嘅做到兩屆、三屆,但政府嘅福利負擔就日積月累。唔好話唔會嘅,啲人好理智,點會吖?意大利、希臘、西班牙係點,大家知㗎。希臘最好啦,工時短、入息高、福利好,但政府掂唔掂?唔掂。香港想唔想十幾年後走希臘條路,我哋嘅問題喺呢度。

劏房戶越來越多,很多居民上樓無期。

記: 羅致光指,社聯的貧窮人口數字同以入息中位數一半計算,多年來立法會議員經常引用,不擔心貧窮線淪為政治工具。你怎樣看?
劉: 官方出咗貧窮線,我相信下一份施政報告就會有針對性措施,未來討論範圍收窄咗,焦點更加集中。雖然今年唔係大選年,但政黨都要有啲力度向政府爭取,要講好多嘢畀政府聽。商界絕對支持幫窮人,但福利太多太鬆散,太容易拎到,啲人就冇動力做。我哋希望政府政策唔係派錢派得多,畀得嘢多,而係點樣真正幫佢哋脫貧,有慢慢向上流嘅機會。
記: 羅致光也提到,「鼓勵就業交通津貼計劃」實際是工資補貼。明年施政報告很大機會推行低收入補貼,會否也成為變相的工資補貼,令僱主覺得毋須加薪?
劉: 大部份僱主最自豪就係養到員工入息豐厚,可以買車買樓,證明你間公司健康,冇一個僱主會希望員工攞完份人工,仲要問政府拎。而且𠵱家員工惡過老闆,待遇唔好就會走,如果員工做到嘢,點會想佢跳槽?大部份講低收入補貼會令老闆畀少咗嘅,都唔係自己做老闆,佢哋唔明白打工同做老闆嘅分別。
在職貧窮唔係企業責任,舉例你做清潔,一星期六日,每日八個鐘,計最低工資,一個月都係6,000蚊,公司畀8,000蚊你,畀得好盡。8,000蚊養一家四口真係窮,但會唔會因為你唔夠養家,所以我畀12,000蚊你?唔得㗎嘛。如果連呢個位都畀12,000蚊,公司就冇競爭力,呢樣嘢同老闆刻薄佢唔同,老闆冇。

貧窮長者身無長物,極待政府援手。

記: 明年施政報告將有扶貧政策出台,預料福利開支會增加,商界會否憂慮加稅?
劉: 政府要全面檢討,睇有冇需要。加稅唔係淨係同香港人交代,仲要同國際市場競爭。國際集團嚟投資,會睇香港畀幾多稅,新加坡、上海又畀幾多,咪會選擇將間公司擺邊個位。如果大幅度加稅,競爭力一定削弱,政府冇可能咁做。
商界睇到香港好多爭拗,政府舉步維艱。如果你加少少稅,可解決所有社會問題,包括貧窮問題,咁你就加啦。我相信,好多做生意嘅人會贊成,寧願自己辛苦啲,但可以有安靜、持續發展嘅社會繼續做生意。但如果加完稅嘅結果係一樣,仍然有咁多人鬧政府做唔到嘢,咁加稅嚟做咩?
你話唔加稅,咁錢從何來?坦白講,我哋都擔心,政府開支太集中唔係好事,福利開支增長太快,另外一啲支出就要減少,可能係基建、教育,呢度切啲嗰度切啲。剩番嘅夠唔夠畀其他,大家要計,到底政府可唔可以滿足晒所有開支。
記: 特首梁振英和身兼扶委會主席的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多次強調不可能完全滅貧,惹來社會反彈。你是否同意?
劉: 其實政府用呢個方式計算貧窮線,永遠會有若干百分比在貧窮線下,因用中位收入數字之下就算貧窮,舉個例,如果將來社會進步,平均收入升到10萬蚊,即是5萬元收入以下都是貧窮,所以如果用呢種方法去計,永遠有一批人係貧窮,只不過呢條線拉幾高拉幾低。

mailto:[email protected]

足本收睇《亂噏24》x 楊千嬅;緊接落嚟 Miriam 繼續同你談談情, 吹吹水!
周一至周五《亂噏24》約定你: http://bit.ly/appletalk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