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本港今年降雨量大增,水務署指今年暫時耗用了約6億多立方米東江水,仍未達到購水限額的8.2億立方米,預期全年購買東江水的開支約為39億元。該署強調,正研究的再造水及海水化淡等方案是用作應對氣候變化的後補水源,不能完全取代東江水。
水務署助理署長麥成章表示,今年本港降雨量大增,相對引入東江水的數量減了,今年至今向廣東省方面購入了約6億多立方米東江水,年底時未必會用盡整年的統包總額。他指在考慮購入東江水數量時,須將百年一遇的乾旱等因素加入考慮,也會平衡本港水塘存量,避免出現水塘滿溢等情況,按需要取東江水不會浪費水資源,可減少因揼水額外消耗的能源。水務署目前未與廣東省商議明年的東江水量及水價。
研再造水只應付乾旱
現時本港約80%食水依賴東江水,水務署正研究再造水及興建海水化淡廠等方案,麥成章指受到氣候變化影響,本港及內地也有機會出現乾旱,再造水及海水化淡是用作應對乾旱的後補水源,不能替代購入東江水的做法。
有料放?想收料?入嚟【蘋果互動】啦!
【蘋果互動】是蘋果日報與讀者緊密互動、放料及收料的聚腳地。
http://fb.com/AppleDailyExch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