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雖不涉及重大人事變動,但路透社的消息無疑把輿論的焦點,從當局鼓吹的改革轉到高層權鬥問題上。是誰奪了習近平的權?江澤民、胡錦濤真的對中國重大政治、經濟決策有否決權嗎?誰才是真正掌控中國的王者?
權貴集團利益之爭
鄧小平在趙紫陽主政時代,雖不再是中共中央委員,但擁有最後拍板權,是因為他仍擔任中央軍委主席。胡錦濤就任中共總書記後,江澤民還留任中央軍委主席兩年,自然有太上皇之權。而習近平甫上任,就獨攬黨政軍最高職位,江、胡兩人還有大政否決權嗎?如果兩人意見不一致,誰否決誰?他們相互牽制之下,誰也奪不了習的權,但其舊勢力仍可瓜分習近平的部份權力。
其實,中共高層的權鬥已從過往的路線之爭為主,轉變為權貴集團的利益之爭為主。鄧小平、江澤民時代,分別有陳雲、李鵬作為保守派的代表,但胡錦濤時代、習近平時代呢?習、李主政之初,有意讓權讓利以換取權貴集團的支持,才有鄧小平、葉劍英的孫子及胡錦濤、吳邦國的兒子在政壇的竄升,才有存量利益與增量利益之分。
但是,在中國經濟改革開放過程中成長起來的權貴集團,操控着金融、石化、電訊、電力等行業,其野心、能耐已瀕臨失控,不只阻撓政改,更要主導經改,因此分了習、李的權,令習李再陷政令不出中南海的困局。
mailto:[email protected]
足本收睇《亂噏24》x 楊千嬅;緊接落嚟 Miriam 繼續同你談談情, 吹吹水!
周一至周五《亂噏24》約定你: http://bit.ly/appletalk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