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每當要面對得失,我們或會說:「平常心對待吧!」就連我們的特區官員,也時有掛在口邊。究竟何謂平常心?怎樣才能處於一種平常心的狀態,以致無論任何情況仍能心安理得呢?其實「平常心」出自於禪宗公案,禪師說:平常心是道。日常生活中,我們吃飯、睡覺、上班下班、道就在其中;一顆平常心就是不造作、不計較、單純專注,一無掛慮。好一種境界!那麼相對於平常心的,就是「得失心」了,無論得與失,我們都會為此擔憂,甚至容易把結果看得過重;於是一旦失敗,就像是世界末日,斷言翻身不了。朋友們,我相信我們未必有禪師的修為,但理性一點,大家一定可以把持。我常常認為:孩子的成長是一條漫長的路,焦點應該放在孩子身上多於其他吧?!換句話說,以孩子為中心,從他/她的角度出發,悉心栽培,情理兼備,你就能坦然面對孩子的所謂「得與失」了。最近有齣電影叫《誰調換了我的父親》,故事感人,叫人反省。養兒育女是親情,親情就是以愛相繫,而愛就是平常心的基石了。
保良局陳守仁小學楊永明校長
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