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大輝在立法會的發言中不中聽,聽聽立法會外的掌聲。縱使他是一個建制派的議員,獲得的掌聲不亞於民主派的議員,可能亦是自田北俊因廿三條宣佈退出行會以來,首位獲大量市民稱讚的建制派議員。
不論林大輝在過去的背景,他的立場,甚至以前在立法會投票是怎樣傾向支持政府施政,但當一名建制派議員是不需要昧着良心說話、明知政府犯錯仍要作出袒護的時候,他就會獲得掌聲。立法會的本質,不是一個民主、建制之爭的戰場,而是一個就事論事的議會,只要議員的發言是有他的理據,他就會獲得支持。
立法會之所以會變成今日民主、建制之爭,全因過去立法會內的建制派,不管口中說話多動聽,例如工聯會說會為工人發聲、民建聯說站在市民的一邊,在某些議案上更會狠批政府錯處,投票卻「口裏說不」地選擇站在擁護政府的一邊。結果就變成了民主、建制之爭。
建制派要動員同鄉會、親中組織的人力物力,大搞蛇齋餅糭和旅行團,才勉強找到一千幾百個支持者去支持他們在立法會的立場。反觀民主派的支持者,不少都是自發組織上街抗爭,但隨着近年建制派的立場越是強硬、越是支持政府施政,出來支持民主的人就越多,因為大家都是被建制派逼出來,都是因為不齒建制派所為而加入抗爭行列。
所以林大輝的發言,會換來掌聲、換來支持,只因他一反過往建制派給人的印象,最少他可以清晰地表達一個訊息,就是建制派中都有正常人。在政府施政出錯時,立法會的存在價值,並非只是附和政府,去維護政府自己一手破壞的管治威信。立法會除了議事和投票,更加要監督政府的運作,以確保政府施政時是有回應民意和市民的訴求。
可惜建制派在過往的「不良紀錄」,就如白紙上已經塗滿污迹,已經變成了一張黑紙。林大輝的出現,就跟在黑紙塗上改正液一樣,建制派沒劣迹斑斑的往迹,立法會外會有掌聲雷動群眾嗎?
說穿了,群眾對林大輝的回應,同樣是被建制派逼出來。看看立法會外支持徹查的群眾,聽聽他們在林大輝表明支持時的掌聲,這一切本來是屬於特區政府。
如果政府發牌給香港電視的話,首先港視員工必然為此鼓掌,而不是在政總外連日集會去討一個公道。但政府不單逆民意而行拒絕發牌予港視,還拒絕公開交代理據;建制派明知政府犯錯,仍然支持政府走一條錯的道路。
即使郭榮鏗針對P&P作出修改,將行會機密和商業秘密豁免在外,11月6日的立法會上,還有議員執着於保着行會機密制,保着政府管治威信,拒絕支持議案和修正動議,徹查港視死因。醫學界梁家騮翌日在電台的節目上表示,那些反對議案的議員說都不是真正的理由,因為西環以保着政府管治為由,游說議員反對議案,暗示有部份議員為保西環鐵票,會在議案中妥協投反對票。
只是,要說P&P損害政府管治,難道不應該先問問:為甚麼要引用P&P?西環要保着政府管治,應該着手的地方,為甚麼不是搞出風波、令累積下來的民怨大爆發的梁振英,而是立法會?或者,唯一的解釋,就是西環不在乎立法會有否履行職能,監督政府運作。即使群情洶湧,圍繞政總的怒火燒向立法會,他們眼中都只在乎三權是否合作,以確保香港受控於北京之下。因為他們自幼就看CCTV,不知三權為何物,不知香港為何物,也不知HKTV為何物。
范克
自由撰稿人
有料放?想收料?入嚟【蘋果互動】啦!
【蘋果互動】是蘋果日報與讀者緊密互動、放料及收料的聚腳地。
http://fb.com/AppleDailyExch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