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種迹象顯示,洪英鐘談不攏,倒好!
因為,一旦達成協議,就等於正式宣佈香港在國際舞台全面降格為中國其中一個城市,以至跟菲律賓談「馬尼拉人質事件」,也只能跟馬尼拉市政府談,亦即是城市與城市之間的會談,而非擁有「次主權」的特別行政區與菲律賓中央政府之間的會談。
關於「次主權」(sub-sovereignty),即國家賦予其領土在個別範疇有主權能量,早在三年前「馬尼拉人質事件」爆發後不久,國際關係學者沈旭暉已撰文表述,強調香港擁有次主權。沈教授並引述《基本法》,指出「北京處理國防外交,但香港擁有高度自治涉外關係(external relations)權,包括涉外經濟、治安、文化、體育等,作為一國兩制的最後憑藉」,更質疑坊間論者把營救人質鎖定為國防外交事宜,而非「涉外關係」。
眾所周知,香港可以獨立身份參加APEC(亞太經合組織,正是梁振英「被矮化」之場合)、世貿、奧運等國際組織,在在都是「次主權」的體現及明證。沈教授更特別指出,「馬尼拉人質事件」爆發後,當時的特首曾蔭權致電菲律賓總統阿奎諾三世,實為轉捩點:直到致電曝光,阿奎諾三世變臉,菲律賓上下才發現香港是次主權實體,不是上海廣州。筆者的菲國大學朋友嘗試解釋:「政府絕非歧視香港,阿奎諾三世當時在會議指揮,警局不駁電話以免騷擾,只是基層警官行政失當。『香港特首致電要聽』這訊息忽然傳遍世界,曾蔭權的電話、他將議題主動交給公眾的策略,捍衞了一國兩制的尊嚴,鞏固了香港的國際空間,值得久違的掌聲。」
但是,三年下來,事情的發展卻不斷應驗了沈教授另一句話語「特首身旁不無自我矮化的信差」。更不幸的是,帶頭自我矮化的不是別人,正是特首梁振英本身。在APEC這個連與國家主席習近平都可以平起平坐的場合,梁振英竟然被阿奎諾三世這個三流國家的總統一再玩弄於股掌之上,對香港人來說,可謂奇恥大辱。退一萬步說,如果梁振英真的可以為香港人(尤其是「人質苦主」)爭取到「階段性成果」,這口氣還勉強可以吞下去。殊不知,所謂的「階段性成果」,竟然是由馬尼拉市長委派馬尼拉市議員洪英鐘來港,跟特區政府進行會談,正式鎖定會談只限於「市與市」的層次,亦變相確認香港已經失去了次主權。
由此路進,不難想像,這是北京政府有意為之的悉心安排,表面上幫香港人,實際上「閹」香港人。別忘記,看時序,所謂的「重啟會談」,是在總理李克強向阿奎諾三世表達關注事件之後的事。
這種安排,若與「廣大興事件」台灣成功迫使菲律賓道歉及賠償相比,香港人更只會羞愧得無地自容。台灣可以平起平坐跟菲律賓進行談判,香港卻只能以地方政府身份與人家的市政府進行會談,試問一國兩制又有何優越之處?事實是,台灣人現在擁有的,遠遠比甚麼一國兩制所能提供的為多,證明一國兩制其實已經失敗。
不幸中之大不幸是:一國兩制失敗,香港成了陪葬品。
蒙啓明
自由撰稿人
足本收睇《亂噏24》x 楊千嬅;緊接落嚟 Miriam 繼續同你談談情, 吹吹水!
周一至周五《亂噏24》約定你: http://bit.ly/appletalk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