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樹下:香港粵語百佳

蘋果樹下:香港粵語百佳

去年,我在新浪微博上發起「香港粵語百佳唱片」評選,應者寥寥,香港的友人中,只有區雪兒女士轉發並表示支持。台灣的「台灣流行音樂百佳專輯」早有盛名,先由馬世芳等人在台大發起評選,於1994年評出1975-1993年的一百張最佳專輯,繼而於2005年,由台灣中華音樂人交流協會發起評選出1993-2005年的後一百張最佳專輯,梳理流行音樂的珠玉脈絡,居功甚偉。不過,說老實話,我對這份排名榜單也頗有微詞。以前一百張「百佳」為例,童安格1989年的專輯《其實你不懂我的心》排名21,羅大佑的《愛人同志》只排名42,這不開玩笑麼?若以流行程度來考量,王傑的《一場遊戲一場夢》排名66位又作何解釋?何故厚此薄彼?
記得我小時候,即上世紀90年代,大陸有一種普遍的論調,認為台灣流行音樂重人文情懷,而香港流行音樂,則大多是商業化的產物。在四大天王橫掃排行榜的當時,有這樣的看法不足為奇,但20年後,如果依舊持此論調,則純屬偏見矣。其他不論,就說填詞。潘偉源為甄楚倩寫的《深夜港灣》:「長裙隨急風飛舞似浪漫,卻在別時人漸散,黑色絲巾,風中飄滿寂寞,蕩入這港灣。隨霓虹千盞風裏我獨站,遠望渡輪隨浪去,身邊呼呼北風,已經不感覺到冷,今晚最冷,已是我心間。」好一句「千盞風裏我獨站」,只能嘆一句,太美!又關錦鵬《愈快樂愈墮落》的編劇魏紹恩為黃耀明寫的《舞吧舞吧舞吧》:「花舞流動,我心點點牽動,掛念你影蹤。曾為你心讚頌,心震動,心意奉,相與相共,無奈我戀愛世俗,戀我事,戀我夢,戀戀風中。」這是陳耀成的《浮世戀曲》的片尾曲,又有多少人還記得?
這美,是潘偉源、魏紹恩妙手寫詞,也是粵語流行音樂填詞的傳統,既寫盡都會男女情事,動人心魄,又文辭華美,古意猶存,能在歌詞中保留中國古典韻味的,唯粵語而已,當非謬讚。
既然應者寥寥,無奈之下,我就自作主張,先在個人微博上寫了一百張我個人的「香港粵語百佳唱片」。甄楚倩1988年在SONY推出的這張唱片也在其中。這位亞洲電視未來偶像爭霸戰的冠軍,發展不順一度靠拍《滿清十大酷刑之赤裸凌遲》之類的電影維持生計,只能說天意弄人。這樣的歌手我留意甚多,比如銀星唱片1986年推出黃寶欣的《濃情》專輯,收入她和鄭敬基合唱的當年K歌經典《酒杯敲鋼琴》。鄭敬基,後來在TVB跑龍套,又到加拿大主持電台節目,終未大紅大紫,黃寶欣則索性做起了保險經紀、開起美容院,更與娛樂圈沒半毛錢關係了。
這40年間,香港流行音樂由盛而衰,至於今日青黃不接舉步維艱,有各種原因,只是,粵語經典陪伴我們度過的青葱歲月,銘心刻骨,終生難忘。從許冠傑、徐小鳳到謝安琪,多少金曲,深刻地影響了華語娛樂圈的走勢,緣何不加以細細梳理?這40年,絕不只是譚張王菲四大天王,還有太多的音樂人在幕前幕後留下了或深或淺的印迹,在我們的生命中如流星劃過。

作者:何映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