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不主席:六頁飛霜 - 盧先亞

好不主席:六頁飛霜 - 盧先亞

今年的數字潮語,除了熱爆的「三個字」,怕且還要加上「六頁紙」,以後我大可以將同事呈交的那些東拼西湊,長篇大論卻完全言不及義,且要浪費打印紙張的商業計劃書,兜嘢掟番畀佢重做之餘,仲要補一句:「唔係呀化?咁嘅『六頁紙』 都想交差!你以為自己係特首呀?(這句侮辱性較諸粗言更甚,當會慎用)」
事實上,這份試圖為免費電視發牌一事解畫開脫,卻同時拆穿行會集體保密假面的書面聲明,充其量只是將所謂的「一籃/男子」因素分門別類,紛陳羅列,然後行會就此作出整體性(意即冇數據可依,冇流程可循)的判斷,再而一步到位寫下「不予發牌港視」的定論。

答案欠推論 怎收貨

如果這是考試題目,考生答題只列出相關條件,包括11項因素,而首要因素就是說明有「三」份申請!其實就是將問題部份重抄一次,評卷員只怕早已打下一個大叉。然後一堆抄寫的因素和叉叉叉之後,再來就是甚麼四大評核準則,每個「相關」準則略加闡述後,時間關係,失驚無神就此作結:眾望所歸,有一間「冇得留低」。如此只得答案(先不說對錯),惟過程、步驟和推論都欠奉的答題,怎麼可能過關?
當然考生還是會申辯,在準則外,另提持續經營的考慮。其中講述過度、惡性甚至割喉式競爭,會分薄廣告收入,進而令全部、起碼大部份電視台在往後經營期間,未必有足夠營收去維持有質素和穩定的節目製作,最終公眾只會得不償失。因此,在為政者一片苦心(稱「政苦」亦可)的考量下,行會摒棄既有,並為申請者孰知的審批原則,易以「循序漸進」的長官意旨。這亦就是將基本法倒讀也找不着的相同詞彙,依樣硬生套死香港政制發展的步伐,「監粗嚟呀」的手法實無分別。
再者按此論據,良心廢台早該割破了喉嚨,不然節目水平怎能如此不堪入目,接下的問題是:喉破了又如何?這麼多年還不是「死唔斷氣」。另一方面,雞汁大台的那張廣告rate card叫價卻是與時並進,當然公司也是每年穩賺,惟不見得節目製作同步提升。事實上,香港向以自由的營商環境見稱,有競爭方會帶來進步,港人自是心領神會。今日拋出「競爭導致退步」的反論,逆向思維所向披靡,亦難怪政策每多倒行逆施。同一邏輯,唯一可佐引證的是當現政府意圖拉攏更多的「能」人入局,卻真的做到「源頭增廢」的效果。
最後聲明提到電視廣告市場會受到多項市場因素影響,難以準確預測未來發展。因此,在此不明朗情況下,行會採取了審慎態度作出決定,結果當然又是港視當災。對於官方未能預測市場的說法,我沒懸念,因為同一情況每年都會發生,那就是財爺在宣告財政預算案的同時,總要順帶承認上一年又計錯數,而秉持的何嘗不是一脈相承的審慎態度。政府花的是公帑,量入為出,謹慎理財,市民還可以理解。商業機構自負盈虧,最終賺蝕只向股東問責,政府把好內容守關就成,其他的干卿底事。再說,將來若真有電視台倒閉,不過優勝劣敗,雖然還是會有大批民眾上街……慶祝廢台壽終。

盧先亞

有料放?想收料?入嚟【蘋果互動】啦!
【蘋果互動】是蘋果日報與讀者緊密互動、放料及收料的聚腳地。
http://fb.com/AppleDailyExch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