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電視劇迷,從來分配給電視的時間不多,本地免費台老早放棄,由頭到腳看完的,這麼多年來,僅有《Sex and the City》,英版《The Office》和《House MD》。人越大,時間越少,惟有越揀擇,今年開始,決定除了每星期半小時欲罷不能的《Modern Family》之外,只看四大名劇,一年解決一部。
跟好多排行榜前四一樣,美劇四大名劇是邊四部,早有共識,爭拗的只是排名,四部順時序分別是《The Sopranos》、《The Wire》、《Mad Men》和《Breaking Bad》。最早的一部始於99年,最遲一部始於08年,普遍認為,過去十幾年,堪稱美劇黃金年代。
頂尖化學家 竟變毒梟
點解無端盛世?有種說法︰你看四部裏頭,兩部HBO出品,兩部AMC出品,兩個都是收費有線台,以前免費電視主導,拍的都是要老少咸宜,最大公因數,後來有線台越趨流行,吸納高端觀眾,各台就開始按這批人的口味,放膽出手。AMC全名是American Movie Classics,一直以來專播經典電影,後來索性由導賞變出品,第一部就是《Mad Men》,一鳴驚人。
四大名劇,總要揀一部着手,最期待的其實是《The Sopranos》,不過《Breaking Bad》剛好今年播完,可以趕及實時看大結局,於是就選定為我的2013年度劇。
《Breaking Bad》故事大綱,是一個不得志、曾是頂尖化學家的Walter White,老好人一個待在中學教書,家中有個他很怕的老婆,有個患小兒麻痹快將成年的兒子,還有一個純屬意外的就快出世的女兒。一日發現自己患有末期肺癌,時日無多,想搵快錢留給屋企人,因緣際會,夥拍一個以前的學生,加入製毒行列,憑着超卓的化學知識和越掘越有的機智膽識,一步步變成大毒梟。
一開首,就借主角口講明「Chemistry is about transformation」,編劇一心要講一個好人變壞人的故事,然後問觀眾,去到幾壞,你都仲撐主角?我一直以為自己的道德底線偏低,結果去到最後一季下半段都頂不順,由撐變不撐,點知老婆一直堅持到最後一刻,都同情這位幾乎無惡不作的鬼佬跛豪,教我另眼相看,女人真係好難估。
編、演、攝影,水平高得人驚。睇完第一季,上網看Metacritic劇評打分,第一季:74分,第二季:85分,一呆,仲可以比第一季更好睇?最嚇人的,是一季比一季高,之後是89、96,和打了入健力士世界紀錄的99。打分當然不一定準,但這種近乎一致看好的認同,肯定難得。一句講晒,追此劇的日子,你會覺得,其他劇真的好難入口。
最基本,這劇問的,是為了現實,可以去到幾盡。成個故事我回想過好多次,問自己邊一個主角做的決定,自己一定必定肯定不會做,老實講,答案是,就算有,都去到好後,已經過晒萬劫不復的階段。然後時不時又會不甘心,又回想一次,答案都是差不多。個劇的魔力核心,就在這裏。
入行到上位 疑似創業
當然,這個困局,是編劇刻意安排,現實世界,好少會黑仔到全世界你最叻的工作,剛巧是犯法的。不過從另一層次看,撇除行業犯法不犯法,這是個創業故事,從誤打誤撞入行,到小團隊被人欺負,到博大開大上位,惡鬥一層比一層高的同行大佬,到找到金主變大,到跟金主反目,然後遇上被收購機會,有人走有人留,當然少不得不斷出現的爭拗、推卸、寬恕、忍讓,幾時去盡幾時夠籌,起初為錢,後來為贏。好多對白,好多交叉點,在朋友甚至自己的創業故事中,似曾相識。越似曾相識,就越同情。
想起《The Social Network》裏最後贈Zuckerberg的一句“You're not an asshole, Mark. You're just trying so hard to be.”又忍不住想,Walter White如果入了IT行發奮,大概會成為Bill Gates。而我卻不知道,這到底是批評還是讚美。
宋漢生
足本收睇《亂噏24》x鄭中基谷德昭;跟住有新紥師妹楊千嬅駕到!
周一至周五《亂噏24》約定你: http://bit.ly/appletalk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