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運股未駛出谷底運力過剩 明年續捱打

航運股未駛出谷底
運力過剩 明年續捱打

【本報訊】今年來一直捱打的航運股,受制環球經濟增長動力微弱,以及運力供應過剩影響,市場預期今年業績普遍差於2012年;展望明年未見曙光,分析師建議航運股只宜「短炒」。
記者:周燕芬

瑞銀分析員衛強表示,第三季航運股業績表現普遍遜預期,短期內亦不會好轉;無論是貨櫃船或乾散貨船仍面對運力供應過剩情況,相信要至2015年基本因素才會好轉,現階段航運股的投資價值不高。該行不推薦航運股,「雖然股價下跌空間已有限,但上升空間同樣不大。」

乾散貨略勝一籌

比較乾散貨及貨櫃航運市場,前者表現會略佳。衛強解釋,因為供求失衡狀況沒有那麼嚴重。「貨櫃船收費較去年仍跌逾一成,但乾散貨船收費已較去年有所上升。」反映乾散貨市場的波羅的海指數,今年8月曾升至高位2146點,近期回落至1500點左右,仍高於去年最高位1121點。然而中國出口集裝箱綜合運價指數近期回落至貼近今年低位,在1000點左右,較2012年高位的1340點仍相差很遠。
不過,另一中資航運股分析師指出,縱使波羅的海指數較去年顯著回升,但距離業界的平均收支平衡點2500點,仍有相當距離。因此航運股只宜短炒,下一個投資窗口期將是明年初,「屆時留意吓PMI數據、訂單、運價、銷售等消息,借勢炒復蘇概念」。
市場是否真正復蘇,他建議可參考客戶是否願意跟船公司訂立長期貨運合約,「如果船公司增加長期貨運合約,就意味著經濟在復蘇!」乾貨貨運市場走勢亦是領先指標,「工廠有定單,會先入口原材料、礦鐵石」,製成後才以貨櫃船將貨品裝箱出口往海外市場。

東方海外淡季省運力

東方海外(316)主席董建成近期指出,航運業明年前景不明朗,目前供需仍處於失衡狀態,未知何時才能真正改善。
踏入淡季,自11月開始東方海外減省運力,將由亞洲至美國東岸的2條航線,薩凡納/紐約快航及南中國東岸快航,整合為一條航線;同時亦將歐亞航線收費提高每標箱975美元。中國遠洋(1919)亦於11月先後調升遠東至中東、遠東至南非和遠東至南美的運費,每標箱加幅300至1,500美元不等。
不過有分析員認為,「呢個只係叫價,成唔成功要睇業績先知道。」香港中小型企業聯合會永遠榮譽主席劉達邦則認為「加價唔合理,11月都唔係旺季。」
太平洋航運(2343)管理層則較樂觀,預期第四季乾散貨運市場表現會較強勁,商戶於冬季前增加主要商品存貨,帶動季節性需求增長。

有料放?想收料?入嚟【蘋果互動】啦!
【蘋果互動】是蘋果日報與讀者緊密互動、放料及收料的聚腳地。
http://fb.com/AppleDailyExch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