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條橙》導演Alexandra:「一般的大眾,會為了更安寧的生活而被領導及推動,然後出賣自由。」
生在香港,3歲人仔,報讀幼稚園要有幾十張證書;課本的國教內容,在fb上當笑話熱傳;明明收我稅,但政府報告總「不能公開」;駐軍碼頭申訴會可以熄你咪。
我在大家的背上看到好大條,而且越來越大條的發條。其實,我們都只是一個個乾枯的「發條橙」。
記者:陳慧敏
攝影:蔡家輝
合乎正常的行為模式
《發條橙》,未睇過,都一定聽過。來自英國俗語:「As queer as a clockwork orange」,怪人也。舞台劇《發條橙》導演Alexandra Spencer-Jones:「每個人都是一個完完整整,有豐厚肉汁,鮮甜味美的橙。但權力者(父母、政府)就愛刮出橙肉,塞進一式一樣的發條機器。才叫『合乎正常的行為模式』。其實國家與權力,才是最強大的暴力系統。」一式一樣,社會有保障。在這樣的社會裏做個有汁的橙,怪囉,阻碇囉。決定這遊戲規則的,不但只政府,還指所有的父母、長輩、科學與所謂的權威。
這部於1962由Anthony Burgess撰寫的經典小說,1971年被已故大導演寇比力克改編成電影。銀幕上飛車、暴力、強姦、政府黑箱作業,配着芭蕾舞般的打鬥與古典音樂,嚇死了70年代的衞道之士,備受爭議。雖獲獎無數,但被禁播達三十年。當舞台劇版《發條橙》於2009年籌備並在倫敦上演後,備受歡迎,2011年遇上倫敦一浪浪抗議事件,更引起極大迴響。在倫敦West End上演八周,再到澳洲巡演。ABA Productions的Matthew Gregory覺得,這與近年香港的情況實在太吻合,遂將舞台劇引入香港。
所有的「上一代」都愛慨嘆「一蟹不如一蟹」。父母給你安排角色,年輕人覺得不被大人接納,其實是得不到大人尊重,這樣的事情只會一直發生。導演Alexandra:「有些人會說,我想教育你、幫助你、引導你。我聽來就是一種暴力。」因你已被標籤成壞孩子,不顧後果的被塞進世俗價值觀,就是改造本性。「你是要孩子被迫做好人,還是誠實地做壞人呢?如是前者,他就不夠誠實了。剝奪神所予的選擇權,又是甚麼樣的道德觀?」小說作者Anthony也是個哲學家,哲學家都說,權力帶來腐敗。從政府監控的不安、到所謂的科學權威的壓力,到所謂長輩的管教,從來都一樣,爭議從不止息。
過山車式肉搏戰
Alexandra向來做莎士比亞的劇目,劇團男多女少,連做《羅密歐與茱麗葉》,都以激烈的打鬥場面,來表現羅密歐「天使外表下藏着危險魔鬼的思想」。今次她的《發條橙》,想比寇比力克版本更忠於原著。連強姦畫面都以全男班裸體上陣,全劇長一小時四十分鐘,沒有休息,Alexandra講起就興奮:「看小說、看電視,你隨時可以停下來唞氣休息。Anthony本來就是要講『Power』,力量的壓迫,在劇場裏你無處可逃,震撼的打鬥場面、表現絕對的權力與力量。你會感受像坐過山車的壓迫感。」故事裏除了Alex喜歡的古典音樂如貝多芬第九交響曲、還有David Bowie、Scissor Sisters、Placebo等音樂,看暴力色情,與高尚藝術,如何融合得天衣無縫。
舞台劇《發條橙》
日期:即日起至11月10日
地點:香港演藝學院歌劇院
票價:$295-$695
查詢:3128 8288(快達票公開發售)
有料放?想收料?入嚟【蘋果互動】啦!
【蘋果互動】是蘋果日報與讀者緊密互動、放料及收料的聚腳地。
http://fb.com/AppleDailyExch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