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派錢 強制投票 政策可行(時事評論員 黎則奮) - 黎則奮

政府派錢 強制投票 政策可行
(時事評論員 黎則奮) - 黎則奮

在並非一線大學任教卻自詡是「一線大學教授」的雷鼎鳴素來語不驚人死不休。繼胡謅佔中行動可令本港經濟每天損失十六億元後,最近又有新猷,就是倡議香港應該立法實行獎勵式的強制性投票制度,讓「沉默大多數」的港人可以表達自己的意見,實現真正的民主。
不以人廢言,我向來認為卑之無甚高論的雷鼎鳴,今回卻歪打正着,提出了一個贊成民主的港人應該支持的建議。
綜觀全球實行民主選舉的國家和地區,立法強迫國民/選民投票的不是沒有,例如澳洲,但大多是實行懲罰性措施,選民不投票便會被控訴罰款,但以形同賄賂的方式強迫選民投票,雷鼎鳴的建議可說是破天荒的創舉,開了歷史的先河。
有些理想主義者以投票是民主選舉的神聖行為為由,批評用金錢為誘引強迫選民投票不但侮辱了民主,亦違反了選民有不投票的自由選擇權利,誠不足取。但按照同一邏輯,用懲罰性的手段強迫選民投票,同樣亦是剝奪了選民不投票的自由。
事實上,在推行民主的最初階段,不少國家和地區都實行強制性投票制度。目的正是促進民主,提高公民意識,到民主制度發展成熟後,民智普遍開啟,公民意識提升,選民投不投票已無關宏旨。這解釋了為何大多數民主國家投票率不高,反而由獨裁專制轉向民主的國家和地區,因內部矛盾和利益衝突激烈,投票率明顯高企。
據報雷鼎鳴是「幫港出聲」的倡議者,但因為拒絕捐獻五千元,自言是違反個人的經濟原則,所以沒有成為正式成員。按照他們的思路和邏輯,香港人絕大多數(即所謂「沉默的大多數」)都是反對佔中的,只是他們不熱衷政治,不會站出來發聲反對,所以雷鼎鳴、周融等人才「當仁不讓」,帶頭組織「沉默的大多數」幫港出聲。雷鼎鳴的倡議,就是相信只要「沉默大多數」全部出來投票,一人一票,就不怕長期壟斷民意的泛民主派「騎劫」民主選舉,從而打破所謂泛民和建制得票率長期六四比的黃金比率。

作為一個自由經濟學者,雷鼎鳴以利強迫選民投票,其實頗符經濟原則。因為如果我們相信下層建築決定上層建築的定律,在經濟範疇上奉行個人主義的自由市場原則,在政治範疇上全民民主就是最適應的制度。香港從來都是實行資本主義制度,市場經濟大行其道,為了五十年不變,《基本法》亦明確訂明原來的經濟制度和生活方式不變,只是建制派一直為了保障既得利益拒絕實行民主,開放政治市場,才導致社會上出現種種矛盾,長期內耗,沒完沒了。
如果我們真的相信民主,就要信任普羅大眾的自由選擇,政府派錢逼人投票,不但有經濟誘引,更有法律制裁,結果人人投票,投票率百分之一百,選舉結果肯定最公平公正。即使有「賄選」之嫌,也是最公平的「賄選」,因為至少比現時有中央撐腰的建制派用蛇齋餅糭呃取選票合理。何況,按照雷鼎鳴的建議,政府每人派發一千元強迫投票,以現時登記選民約三百五十萬人計,每次選舉花費不外三十五億元左右,卻可大大提高財雄勢大的建制派「買票」的交易成本,人人毋須為拿取些微利益而冒上法律風險,選舉反而弔詭地變得更為廉潔。另一方面,獎勵性強制投票在廣大民眾未政治覺醒時也許會助長民粹主義,但長遠而言,隨着公民意識和文化水平提高,投票結果肯定會越趨理性,反映真正的民意。
民主制度絕不是最完美的制度,卻是人類有史以來最和平理性文明的解決社會矛盾和利益衝突的政治制度。管他政客、狂徒和野心家鼓吹甚麼大中華主義、本土主義、港獨、城邦、港人優先……,左膠也好,右膠亦罷,一切交由全民投票決定,勝者為王,願賭服輸,要敗部復活,就留待下一次選舉再決雌雄吧。
金錢可以解決的問題就不是問題。作為經濟學家,雷鼎鳴今次倒是學以致用。

黎則奮
時事評論員

足本收睇《亂噏24》x鄭中基谷德昭;跟住有新紥師妹楊千嬅駕到!
周一至周五《亂噏24》約定你: http://bit.ly/appletalk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