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法解釋拒發牌 港人輸晒(經濟學家、冠域商業及經濟研究中心主任 關焯照) - 關焯照

無法解釋拒發牌 港人輸晒
(經濟學家、冠域商業及經濟研究中心主任 關焯照) - 關焯照

在9月初,世界經濟論壇(World Economic Forum)公佈《2013-2014年全球競爭力報告》。香港在今年的「全球競爭力排名榜」位列第7位,較去年升了兩位。另外,在12項分類指標排名當中,香港在基建(主要包括電力供應、電訊、交通等等)和金融市場發展兩方面均名列前茅(附表),反映香港在經濟硬件和金融均展現極度優秀的競爭力。
香港是國際金融中心,在金融市場發展取得高分是理所當然。但在基建方面,竟然能高踞榜首(在2010至2012年,香港也在此分項排名取得第一位),卻是一個驚喜。香港雖然是一個地少人多的城市,加上資源匱乏,但在基建方面卻較先進經濟體系,包括美國、德國、新加坡和瑞士更優勝,筆者作為香港的一分子,實在感到非常自豪。
但在這份全球競爭力報告中,世界經濟論壇提出香港的企業管理層對在本地經營業務有以下幾個憂慮:
(1) 創新能力不足
(2) 低效率的政府官僚
(3) 通脹
(4) 政策不穩定
(5) 勞動力教育不足

「創新能力不足」、「通脹」和「勞動力教育不足」被視為香港弱項是可以理解。但現在「低效率的政府官僚」和「政策不穩定」成為在本地營商的主要阻礙,為香港競爭力響起警號,現政府是有需要盡快處理這問題。
筆者翻查過去三年的《全球競爭力報告》,發現香港管理層均表示「低效率的政府官僚」是在本港營商的一個重要難題。而「政策不穩定」則在2011年和2013年兩份報告提出。這些結果顯示要改善本地營商環境,政府必須減少「低效率的政府官僚」和「政策不穩定」兩方面的程度,以營造良好的營商環境,從而鼓勵和改善商人的投資意欲。
無奈,電視發牌風波又再一次暴露了政府的弱點。政府早已在1998年公佈「開放免費電視市場」的政策,但一個與經濟發展和市民的生活質素有密切關係的公共政策竟然可以拖足15年之久才作出一個極具爭議性的決定,這是否「低效率的政府官僚」的表現,留待讀者自行判斷。
但筆者認為拒絕向香港電視發牌所帶來的負面影響遠超於「低效率的政府官僚」問題。讀者可以細想,政府在1998年公佈「無發牌上限」的政策,至政府在2011年批出將軍澳工業邨地皮給予香港電視興建電視台,至今年5月政府基於第四份顧問報告決定只頒發兩個新免費電視牌照,但又拒絕向公眾全面交代審批準則的資料。這種欠缺透明度和穩定性的政策表現正好令營商者和投資者難以放心在香港投資。
過去幾天,特首和負責發牌的高官分別接見部份建制派議員解釋發牌準則,但越描越黑。為了減低市民的疑慮,政府在昨天傍晚向傳媒發放六頁紙,解釋特首及行會用了何種準則決定只發兩個新的免費電視牌照。但筆者讀畢整份政府聲明仍未能找到香港電視被拒發牌的主要原因。最重要的是顧問報告認為現時市場只能容納三間免費電視台,只有市場情況理想才能支持四間免費電視台。但筆者有一疑惑:在十二年的牌照期內,政府又怎能預視到市場情況會持續理想?但一旦經濟明顯轉差,市場情況肯定被拖累,屆時必有電視台倒閉,現政府會否負上發太多牌的責任呢?
政府在聲明中列出十一項因素和四大準則以證明決定發牌的客觀性,但卻沒有提供三個申請者的得分。而且在考慮準則時,各項計分的比重也沒有公開,這種不透明的處理方法只會增添各界對政府的疑問,最終拖垮市民對政府的信任度。
整件發牌事件的最大輸家肯定是香港市民,因為現政府已破壞香港一向尊崇的遵守遊戲規則和守法精神。如果政府帶頭不遵守邀戲規則,不但「上樑不正,下樑歪」,而且更嚴重傷害香港的競爭力,香港的未來肯定是非常黯淡!

關焯照
經濟學家、冠域商業及經濟研究中心主任

有料放?想收料?入嚟【蘋果互動】啦!
【蘋果互動】是蘋果日報與讀者緊密互動、放料及收料的聚腳地。
http://fb.com/AppleDailyExch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