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靠嚴控開支及貸款撥備按季減少18%,匯控(005)雖面對低息收益弱及監管不明朗等低氣候籠罩,第三季度集團核心稅前盈利按年升10%至50.56億元(美元.下同),優於市場低單位數增幅預測,刺激倫敦股價上升3%。
記者:劉美儀 董曉沂
匯控財務董事麥榮恩在分析員會議上透露,集團第三季度淨息差為2.22厘,較首半年的2.17厘擴闊,證券界指是正面消息,行政總裁歐智華會上說,明年美國退市肯定對匯控淨息差有利,但集團的債券持倉,市價計亦可能因息升而錄得賬面虧損。
鑑於集團收益前景欠亮點,潛在政策及訴訟風險又未消除,分析員認為,除非美國復蘇勢頭顯著增強,匯控難持續升勢。未扣除公允值變動的第三季列賬稅前盈利,按年升三成至45.3億元,按季則跌19.6%。匯控派發第三次股息每股10仙,折合每手收息約310港元。
英國審慎監管局(PRA)就銀行業的新資本指引(CRD)終極版,仍待揭盅,行政總裁歐智華認為,「有可能令同業的資本要求,較兩、三年前估計稍高」,惟此舉對集團影響有限,「亦無礙匯豐履行進取派息政策,以及明年股東會進行的沖銷攤薄計劃(回購股份)」。
匯控昨在港收報85.1元,跌0.35%,倫敦開市後升逾3%,較港收市升2.6元,報87.7元。截至9月底,集團根據CRD4的普通股一級資本比率為10.6%(6月底為10.1%),成本效益比率為56.6%。
季內集團續透過精簡計劃節約4億元成本,年度化計,自前年迄今共慳45億元,超過今年底最多慳35億元指標。第三季度按實際基準計,匯控收益按年微跌0.47%,惟支出減幅更多達4%,變相收益獲得正增長。
俗稱「炒房」向為匯控盈利引擎的環球銀行及資本市場(GBM)業務,季內稅前盈利按年跌17.6%至18.5億元,環球私人銀行更蝕1,600萬元。歐智華說,低息環境令GBM旗下主要業務─資產負債管理表收益「很難賺錢」,預計今年相關收益指標是27.5億至30億元,明年約25億元,即跌勢已見底。
香港區增長最勁
地區分佈計,季內香港稅前盈利增長最勁,按年升15.8%至20.7億元,貢獻佔比45.7%,連亞太其他地區合計79.5%,北美則虧轉盈。
法巴證券執行董事陳志銘表示,業績後股價表現正面,與季內北美減值下降4億元,以及拉美資產未顯著惡化有關,但股價要持續向上,仍要視乎環球經濟復蘇前景。
展望環球經濟,歐智華指好壞參半,對廣泛復蘇迹象仍「感到樂觀」,對內地經濟軟着陸充滿信心。
有料放?想收料?入嚟【蘋果互動】啦!
【蘋果互動】是蘋果日報與讀者緊密互動、放料及收料的聚腳地。
http://fb.com/AppleDailyExch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