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翻過20個山頭,走畢100公里,由西貢走到元朗,這毅行之路對健全人士也甚艱難,更何況是殘障人士。
今屆毅行者主題為「無懼起跌,毅行人生繼續向前」,用以形容因交通意外,左腳截肢的馮錦雄(馮Sir)可謂非常貼切。穿上運動義肢、連續第三年參加毅行者的他,今年未到比賽日便於練習時跌斷手骨,帶着石膏手仍決心堅持下去,目標是突破去年成績。
記者:嚴敏慧
今年的「樂施毅行者」將於本月15至17日舉行,有1,200隊約4,800名男女健兒參與,目標籌款3,000萬元,以支持樂施會扶貧救災項目。參加者需於西貢北潭涌起步,於48小時內翻越20多座山嶺,走畢100公里到達終點元朗大棠渡假村。
連續第三年參加毅行者的馮Sir今年61歲,30多年前因交通意外需要截肢,曾經意志消沉,幸得任職病房護士的愛妻感染,再次站起來參與運動,更跟隨她開展毅行之路。
馮Sir憶述,首年參加毅行者時,跑到70公里便忙於挑水泡;去年比賽時則下大雨,令其運動義肢走三步滑兩步,與義肢接觸的皮膚傷患發作,救護員要用最強力的膠紙包裹患處,以免磨出血水。為免影響信心,在餘下路段,他忍痛不查看傷勢,最後憑着堅定意志將痛苦克服,以26小時多跑畢全程。
跌斷手仍繼續練習
今年馮Sir面對的困難提早到來,因為他於上月初一次跑山訓練時,不慎跌倒手骨截斷,「我支人肉枴杖(太太)返咗工,自己去跑就出事」。不過,他並無放棄,受傷仍繼續練習,幸好醫生稱比賽前能拆石膏,「終於唔使就住跑」。他說:「人生起跌無所謂,只要決心克服,仲有好多機會」。
至於由視障及聽障人士組成、首次參加毅行者的「猛龍隊」,近月亦加緊訓練,希望能順利完成比賽。全失明逾30年的莫儉榮(Kim)表示,經過多次練習,組員配合越來越好,行畢一至三段時間,由最初需時16小時,縮短至上周六的10小時15分鐘,希望能善用彼此長處,克服身體殘障的局限,目標是於30多小時內走畢全程。
有料放?想收料?入嚟【蘋果互動】啦!
【蘋果互動】是蘋果日報與讀者緊密互動、放料及收料的聚腳地。
http://fb.com/AppleDailyExchange